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控制不了情绪打骂孩子的父母,都是再现自己的童年

(2021-12-02 07:17:49)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长学校
直播课上,一位妈妈连线郑委老师说,自己看到三岁半的小儿子吵闹时,就会控制不住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打骂儿子。同时,家里还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初三时特别叛逆。

 

郑委老师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觉得打骂孩子是小事,特别是只有三岁半的孩子,如果父母总是情绪化地对待他,这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为婴幼儿期和儿童期的孩子是纯感性的,他的理性还没建立起来,他们通过感受去感受外在的世界。

 

父母的情绪化和打骂,会让幼小的孩子把这些负能量全都装进了心里,直到十四五岁才发酵。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小时候都听话、乖巧、懂事,到了青春期突然叛逆、封闭、厌世的主要原因,孩子要讨回来小时候所有的不好感受。

 

 

 

 

那些控制不了情绪打骂孩子的父母,都是再现自己的童年

 

 

为了帮助这位妈妈和她的孩子,郑委老师给了妈妈五句话:

 

1、“我不是急躁,我不是情绪化,我是没有修养。”

 

这句话不是让这位妈妈自我否定,而是为了让她再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先忍住,不去伤害孩子。

 

这句话,让这位妈妈看到真正的原因,否则她会觉得“我是因为急躁,我是脾气太不好”,而给自己找到一个不改变的理由。

 

同时,这句话会让这位妈妈内心产生难受,甚至痛苦的感受。因为难受、痛苦了,人才愿意改变。

 

 

 

这是让这位妈妈学习如何探索自己,探索真相。

 

 

 

 这是真相。

 

接下来,是这位妈妈要做的两件事:

 

4、“我可能很久没有在乎过爱人了。”

 

5、“我需要重新爱上我的父亲和母亲。”

 

最后,郑委老师还告诉这位妈妈,这五句话做不到时,可以找爱与幸福的老师和团队求助。

 

 

 

 

结语

 

这些年爱与幸福遇到很多成人,因为父母在他小时候总是情绪化地对待他,打他骂他,导致他成为父母后,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这就是只有情绪,而缺少情感交流的家庭形成的家族模式。并且还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打骂孩子是因为这个孩子不听话,太闹了。

 

真相可能是你内心藏着一些不好的感受,或者某个情绪按钮,被孩子的行为激发了出来。

 

如果你不去了解这些内在的情绪按钮,不去疗愈这些不好的感受,你就会不断地给孩子一次次种下和你一样的不好的感受。

 

生命成长就是需要我们往回看,把那些不好的感受用爱来修复,重新和父母、和爱人、和孩子建立美好的情感互动,用情感超越情绪,让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也能脱离情绪,感受到情感的美好。

 

太多的人抱着小时候父母给我们不好的感受,抱怨着这个世界,抱怨自己的爱人和孩子,甚至抱怨着自己的父母。

 

其实,你抱着的可能都只是现象,当看到真相的那一刻,痛苦就消失了。

 

中国人的文化是家国情怀,是家庭的文化,我们只有把三代人的关系放在一起时,孩子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郑委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