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柯云路:学习好的新标准

(2021-11-04 10:45:30)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长学校

什么叫学习好?

第一个标准,学习成绩好,而且是全面的成绩好,不是光数学好,文科不好;或者光文科好,数学不好。要全面的优秀,能够应对各种考试。

第二个标准,有创造性,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个标准,学习好,还不能学成书呆子,必须有社会适应能力、有交际表达能力。

第四个标准,学习好,还要身心健康。如果孩子身体不好,病秧子,老生病,那叫学得不好,家教方法不对。

第五个标准,学得快乐,学得自在,是学得好的重要标志。如果孩子学得不快乐,学得很苦,暂时成绩好,也不能算学得好,因为长期下去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我们所提倡的孩子学习好,是这样五个标准:就要把孩子培养成这样。


五种积极性

学习能力首先是五种积极因素、积极素质,五种积极性。

第一种,正着讲是积极向上,倒过来讲是向上积极性。

就是孩子在学习方面有自己的愿望、追求、目标,有向上的积极性。

没有向上的积极性,有可能从根本上失去学习的能力。

对于成年人而言,没有向上的积极性,有可能从根本上失去工作的能力。这个人没有一点点工作的积极性,万事都懒得做,能力根本谈不上。

所以,能力不是孤立的东西,是综合的素质。

第二种积极性,积极的兴趣,或者说兴趣的积极性。

有学习的兴趣,有兴趣方面的积极性。孩子爱学习,想办法学习,学习就有可能学得好,学习才有能力。

第三种积极性,积极自信,也叫自信积极性。

孩子必须在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可能在学习方面能力不强。

第四种积极性,注意力积极。

注意力能够集中,善于集中,叫做积极注意,或者说在注意力方面的积极性。善于在学习的时候集中注意力,是一种积极因素。不善于集中注意力,是一种消极因素。

第五种积极性,积极毅力。

就是学习有毅力,在毅力方面的积极性。

这五种积极性,这五方面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好状态还是不好状态,从根本上要影响孩子学习的能力。


三种能力

第一,听讲与阅读的接受能力。

第二,语言和操作的表达能力。

第三,学习的自我管理组织能力。


两种承受力

第一,身体的承受能力。

第二,心理的承受能力。

 

两种承受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天才的家教重在培育孩子的

这五种积极性在整个学习能力中的位置是什么?

这是首先要清楚的。

五种积极性是整个学习能力的生命。

五种积极性能够使八种智能处于最好的发挥状态。

五种积极性能够使八种智能进入淋漓尽致的天才状态。

五种积极性在孩子学习遇到干扰的时候,保护八种智能不受外界的干扰。

五种积极性还能够开发、发展八种智能。

 

这是一些特别要紧的、攸关重大的根本规律。


作为一个健康的生命,孩子天生的本性是向上的,是热爱学习的,是有做学生的自信的,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是有意志品质的。

家教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保护、重建、发展孩子这五种积极性。

向上积极性是孩子学习的

基本驱动力

天才的家教重在培育孩子的五种积极性。不懂得这一点,就不会有正确的家教方法。

首先讲向上积极性的意义。

分析自己的孩子或者别人的孩子,成功的或者失败的,学习好的或者学习差的,都能发现,孩子有没有向上的积极性,常常是很重要的分别。

学习好的孩子大多表现得向上的积极性很饱满。

向上积极性的第一个意义,是它对于学习是动力,是一种主动性的自觉性,是一种对目标的追求和驱动。

没有向上的积极性,没有对目标追求的热情,学习常常会失去基本动力。

向上积极性的第二个意义,是使八种智能处于良好的运用、发挥状态。

没有向上的积极性,孩子的智能常常处在不好的运用和发挥状态。

向上积极性的第三个意义,是使智能在良好的运用发挥中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发展。

没有向上积极性,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发展。

如果你的孩子原来智力不错,但是他这段时间没有向上的追求和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即使他很聪明,这种智能有可能处在不好的发挥状态,更谈不上往前发展。有了向上的积极性,孩子的智能就处在非常好的发挥水平,而且能往前发展。

感觉透视孩子的向上积极性

所以,家长最好把心放得干干净净,目光放得非常透彻。

请你现在想一想自己的孩子,他在学习方面向上的积极性表现如何?想一想他这个积极性状态是什么样的?

你自己的孩子,你应该有感觉呀!他在学习方面有多大的向上的积极性?他有什么样的目标和追求?他是不是一直很努力、很积极地追求一种向上的发展?

如果对孩子的这一点没有准确的感觉和透视,家庭教育从一开始就很失职。

如果你只是在想,我的孩子怎么才能学习好,然后一天到晚数落他,催促他,可是你并不知道他有没有向上的积极性,积极性处在什么状态,你是一个糊涂的家长。

要仔细揣摸孩子的状态,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把孩子向上的积极性升高?

家长朋友,你不是也曾经上过学吗?你不是现在还可能在学习吗?请想一想,你的学习、工作的好坏与你有没有积极性是不是相关的?如果没有积极性,你能够学习好工作好吗?

因此,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揣摸、观察、透视一定要有特别生动的感觉,要看得见摸得着:这个积极性像小嫩芽似的,一厘米高,还是两厘米高,还是三厘米高?一定要能看清楚。

 

这才是家长真正的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