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教育惩戒法,为何老师还不敢管学生?

(2021-05-27 18:20:09)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校共育

      教育惩戒法已于3月1日早已实施,可是我们老师面对教育惩戒法的出台,心中喜忧参半?教育惩戒法未出台前,佛系教师越来越多,不知道这对教育不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面对违纪学生,有了惩戒权这柄尚方宝剑,为什么教师们还不敢用,可能原因如下:


       1.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

       惩戒学生的同时,涉事教师反而被通报的事时有发生,稍有不慎,惩戒效果适得其反。涉事教师重则饭碗不保,轻则被打住院、行政记过等处分,这样的事屡屡见诸于报端。久而久之,老师不敢管理学生,只能放任发展,以自保为上。为鼓励老师教学,把戒尺还给老师,在宣传过程中,各级各类会议,各类教育官员就是闭口不谈教育惩戒,导致宣传受阻。主要原因可能是,说得不好听点的话,谁都不想端起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都想寻求自保,谁宣传了,将来 出了事,谁就担责。所以,大会小会,高度默契,都闭口不谈此事。


       2.惩戒的度不好把握。

       虽然教育惩戒已破冰,但是这个度如何把握,这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担心的问题,一旦惩戒过当,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例如:学生违纪,罚学生跑步,学生跑几圈或多长时间才适度,假如学生体质孱弱,中途摔伤骨折或心脏不好猝死,学校和老师都得摊上麻烦了。所以,惩戒学生时关注学生的体质与情感,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对于学生犯错,要对症下药,坚持正面教育与情感交流同时进行,而不是一昧简单、粗放的惩罚,要以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为主。


       3.惩戒法还未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成长的过程没有经受过挫折和苦难教育,导致许多孩子心理脆弱。加上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要什么有什么,溺爱有加,一旦孩子在学校违反纪律,打架斗殴,家长第一时间就是想到,我的孩子没有错,怎么被打了,找学校要说法去。于是家校矛盾就产生了,由于家长失去正确的判断,就会对孩子偏袒护短,在学校大吵大闹,搞得鸡犬不宁。

 

       与此同时,少数家长对如何科学实施教育惩戒也提出了疑问。“教师有了惩戒学生的权力,可如果用来体罚学生怎么办? ”面对惩戒法,教师也犯了难,使用惩戒过了当,惩戒变体罚,家长会不依。于是都怕担责任,产生不敢管的心理,导致学生就无法无天,成绩下降,家长就对学校失去信任,认为老师工作不负责,愧对教师职业。


       某著名教育家就说过:“惩罚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而秘诀是真爱,让爱产生教育的智慧。”也就是说,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教育手段,我们广大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心中要有爱,教学中做到宽严相济,对学生实施合理惩戒。(来自:江南秀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