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三个方面正确引导帮“慢性子”提高效率

(2021-04-24 06:07:23)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长学校

 “儿子做事总是慢吞吞,别的孩子1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至少要花4个小时……”昨日,江汉区一名家长忧心忡忡地拨打武汉市教科院的心理咨询电话。


据悉,丁丁(化名)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因为反应较慢,经常受到嘲笑,还遭到同学们的排斥。为此,丁丁很苦恼。

对此,武汉市14中心理教师陈敏丽分析,从其表现看,丁丁属于黏液质即通常所说的“慢性子”学生。由于这类孩子反应较慢,做事也不快,所以当他们的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就会认为是孩子的智商低、学习能力差。这是家长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慢性子”学生也有自身优势,如性格沉稳,一旦专心做某事,就很少犯错。

对于“慢性子”给学习上带来的不利影响,陈老师认为家长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首先,在正确认识孩子个体差异的同时,也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孩子在心情烦躁或自卑泄气时,家长应从旁鼓励。

其次,家长要努力消除孩子和自己的距离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希望和父母多些身体的接触。父母轻抚孩子的头会令孩子有安全感和温暖感。

最后,针对孩子做作业速度慢的情况,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适当地提些要求。如跟孩子达成协议,要求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如不能按时完成,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做法可以在无形中增强孩子的紧迫感,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速度。与之配套的是,家长要经常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如短跑、打乒乓球之类的运动都可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教育繁星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