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研学:你真的了解孔子登临处吗?

标签:
阚兆成 |
分类: 家校活动 |
时间:公元前518年
事件:
孔子师徒瞻罢“鲁义姑却齐处”,一路北行,来到泰山脚下,恰巧遇见哭诉丈夫被老虎吃掉的农妇,好言安慰了那位农妇后,孔子与弟子们沿瑶池逶迤朝西北而行。当时的泰山,树木茂盛,遮天蔽日,来到泰山中谷谷口,几乎无法再往上攀登,师徒就在此逗留休息了一下,驻足眺望岱顶。当地百姓就把孔子师徒逗留的地方称之孔子登临处流传了下来。
明嘉靖39年
(1560),山东地方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朱衡等在孔子师徒遥望岱顶的红门宫南盘道起始处建“孔子登临处”坊,为两柱单门式跨道石坊。孔子登临处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罗洪先在石坊明柱上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坊联,后倾圯。
清雍正8年(公元1730)郎中丁皂保、赫达塞奉旨重修。重修的“孔子登临处”坊为四柱三门式重檐挑廊石坊。坊上精雕龙、凤、狮、麟。坊侧培紫藤数株。四周扩露台。坊前东侧立明嘉靖年间济南府同知翟涛所题“登高必自”碑,西为立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北侧为两柱单门的“天阶”坊,此为泰山盘道起始处。
后来又于其侧立“五岳真形图蘸碑”,在“孔子登临处“坊”四周建元君庙、弥勒庙、、关帝庙、红门宫、奎星阁诸庙形成道佛诸家拱卫孔子文化氛围。整个“孔子登临处”坊已成为气势壮观,含意深邃的泰山著名景观。
结果:朝泰山的游客,无论帝王将相,还是闾左庶民,登泰山必先瞻“孔子登临处”坊。明人在此建坊是以儒家文化晓喻游人,代圣人立言,扩大孔子在泰山的影响。
瑶池

一天门
孔子登临处
登临处前方的碑庙
登临处后面就是红门
孔子在泰安的圣迹有50余处,踏着孔子的足迹研学,感受成圣之路!
前一篇:你对孩子有没有“管”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