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从周朝迁都洛邑建立东周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止。之所以将这一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是因为这两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
一、战国时期的基本特点
有关春秋和战国之间的特征比较,是很专业的事情。我只是从读本书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直观感受,自然会挂一漏万,请大家不要苛责。

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二、兴衰的关键是人才

三、百家争鸣的学术热土
战国乱世,百家争鸣。儒家以政治见长,道家以修身为本,法家以改革图强,兵家以奇谋制胜,墨家以博爱济世,阴阳家通晓天文地理,纵横家往来各国搬弄是非……这其中还是搞不清楚该归属于哪一家的。比如说鬼谷子,他懂算术、通兵法、善辩术、会养生,似乎无所不通,无所不能。鬼谷子一生只收了四位门徒。前期是庞涓和孙膑,主要研习兵法;后期是张仪和苏秦,学的是纵横之术。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秦汉以来,中华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而日久弥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先秦诸子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繁荣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春秋战国真有趣》 龙镇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