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建构专业文化
(2019-03-29 17:53:21)
美国学者卡尔·D·格里克曼在《教育督导学:一种发展性视角》中剖析“为什么学校通常是无效的”时指出一个因素就是“缺乏共同的专业文化”。书中说:“与其他高级的专业团体不同,很多学校没有共同的专业文化。相互孤立、缺少交流,缺乏专业引导,缺少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等都阻碍了教室共同专业文化的生成”。同时,“缺乏共同的专业文化而导致的教育教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造成教师的保守主义”。教师的保守主义在当下的很多学校不同程度存在,成为阻碍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文化的首要因素是人,学校文化建设的任务是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正如书中所述“通过学校教育,学生能够形成理解和宽容他人的个性,并为民主原则、社会共同利益以及所有人的幸福而努力奋斗”。要达到这个愿景,“教师必须有学者风度,要与我们家偶遇领域的发展潮流保持同步”(特德·赛泽)。学者风度则需要专业文化氛围的涵养。
关于专业文化,卡尔他们在书中说:“在共同的专业文化中,员工拥有共同的目标、专业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形成了复杂的专业标准,使用共同的专业术语进行交流”。布隆伯格在调查纽约一个代表性的高中时,发现“教师之间讨论和教学相关话题的时间是两分钟”。“教师之间缺乏专业对话和单间校舍的文化遗留现象有关,这种文化将教师之间的孤立、个人主义、职业发展阶段性不明显的作为教学工作的日常规范来看待”。美国著名课程专家约翰·古德莱德也说过:公立学校是“一个聘请了很多成熟的、能干的成年人的机构,但在决定和让员工完成任务时,却把他们作为儿童来对待”。由于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充满了竞争,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师生个人来说事关利益,自然人就会变得保守,保守导致了学校缺乏专业文化。
保守主义在学校发展中危害很大,卡尔总结了有五个方面:一是“强调短期而非长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一场接力赛,每个教师只负责一段,每个教师都竭力想让自己指导这这一段出彩,于是自然“目光短浅”。二是“关注个别课堂、学生及一些活动,而不是关注所有学生的不断发展”,由于考评标准的引导,教师必然会围绕指挥棒而工作,必然急功近利,而忽视了教育为什么而出发。三是“依靠个人的教学经验而不是依靠教育研究”,今天看某君发朋友圈吗,说某些校长说的都是凯洛夫思想贩卖多次的东西,整个教育圈都缺少真正的教育研究,很多人凭着点经验就成了“砖家”“大师”,然而,这些并非专业文化,而是圈子文化,山头文化,是保守主义的另一种体现。四是“严格限制了教师普遍愿意参与的与同事之间共事和合作的类型与程度”,保守主义必然导致狭隘和自私,导致文人相轻,在一些研讨活动中甚至不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分享,使得专业交往变成一种形式。五是“抵制课程设置或教学方面的创新”,课改已经走过18年,为什么课堂依然“涛声依旧”,最大的阻力还是教师,不愿改、不会改。
所以,我们审视学校文化时,就必须“批判性地检查和分析学校文化中那些与民主学习和个人权力相悖的地方”。专业文化就是教师团队是个合作的学习型组织,而不是文人斗法的地方,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具有自治的、合作的、挑战性的工作环境”,才能“把孤岛连成大陆”,凝聚成专业发展共同体,有着共同的专业愿景和目标。这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