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层面,如何体现教育家的办学气质
(2018-09-14 10:20:59)
标签:
wjl2025 |
分类: 视点.争鸣 |
教育家是需要分类的,从校长角度,作为教育家应该具备的特质是什么呢?我从学校管理实践的经验看,特别应该具备以下特质,概括为:“两个有、两个焊接、一个不动”。
1、有理论素养。不是学学书本的,而是理论与实践互相融化了之后变成的东西,不再是以“谁谁说的什么,然后我认为什么什么”的格式存在着,而是自己的观念了。
2、有社会智慧,善于整合各种力量为学校服务。
3、把时下结果与将来影响焊接好。亦即对待劳功的心态与意志。
4、把热情期待与躬行实践焊接好。
5、遇到阻力或者干扰不动摇。
如是,作为教育家的校长如何实现理想办学呢?应该满足以下七个方面:
1、能肩负起社会的使命,能为师生谋幸福。
2、个人的思想能被大家共享,成为共识,化为步调统一的行动。
3、凝聚一班人,趋之若鹜。
4、懂得借力和借势。借力主要是赢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借势则是循着教育状态的边缘。
5、教育家的视觉长度与教育行政的视角宽度结合好了。教育家关注的是学生的一生,这是时间的长度。教育行政领导关注的是区域教育发展,是空间的宽度。二者并不矛盾,只有结合好了,才是教育的完满状态。
6、当然,困难总是有的,但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主要还是主观的努力,如果一切铺垫好了,那还需要教育家干什么呢。教育家的存在价值就应该是超乎常人的。
7、教育家办学的首义是落实教育方针,目前办学最急需的是做好长善救失的工作。而不是撇开现实去另立山头搞创新。目前创新的最大对立面不是没有新理论或新口号,而是最朴素的东西给变成了花里胡哨的了。本应老老实实按照教育规律去办学,即所谓的“立”。但现在总想标新立异,进行“破”,所以不去老老实实地办事,结果弄得是只破不立,教育质量和效益被打折扣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