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应将学生引入生活的广阔天地

标签:
时评 |
分类: 阚侃教育 |
假期应将学生引入生活的广阔天地
暑假将至,让孩子过一个丰富多彩、价值倍增的假期,是所有家长的共同期盼。然而,近年来,我们学生的节假日大都进了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学生在学校里学,节假日换个地方还是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上学期间以学为主,假期里应该以习为主,应该把学生引入生活实践的广阔天地。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备受诟病的教育与实际脱节、学不能致用、高分低能等问题,都是因为教育脱离了生活。我国学生尽管学得很多,但学的知识大都不会用,其病根就是传授有余、实践不足。
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显著差距之一就是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孩子心性的养成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集体生活、社会生活都是教育,各种场合的教育实质上进行的是不同形式的生活。
我国教育也提倡联系实际,但在很多地方都走了形式,黑板上做实验,一个年级上千人或一个学校几千人去参观工厂、农村,这种大呼隆式的联系实际是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
奇妙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课本,自然是人类智慧之源,自然是净化人类心灵的最佳课程。孩子只有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感悟自然、探究自然,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无穷,进而引发对大自然的好奇之心、求知欲和创造力,这正是科学研究和未来孩子们社会生存中最重要的东西。因此,假期里要让孩子寄情山水,促进人的自然化;打零工做家务,促进人的社会化;走亲访友,促进人的人伦化;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促进人的知识化。
假期补课不如补心,假期补课基本是苦撑今天透支明天,不可持续发展。假期补心,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掌握了方法,开拓了视野,起到加油鼓劲的作用,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即教育,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如何将学生引入生活和实践的广阔天地是假期的一项重大课题。给孩子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构建假期生活的另一番生命样态,让假期的意义和价值倍增,才能使孩子真正过一个愉快而有收获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