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游戏中享受学习——读比弗尔《全脑教学与成长型思维教学》一书有感

(2018-06-18 06:35:17)
标签:

pplong

分类: 幼儿.小学

近些年来,脑科学的研究突飞猛进,人们对脑的了解也与日俱增。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运于课堂教学,也成了很多有思想的教育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共识,并因此而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实践成果。全脑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一、全脑教学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由不同的区域组成,每个区域所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有所不同,比如说,位于前额附近的前额叶皮层,在人们进行决策时,激活大脑的逻辑中心;位于脑壳顶部的运动皮层,通过海马体指导身体的物理运动,并连同其它大脑区域;位于后脑勺区域的视觉皮层,是大脑最大的区域之一,处理从眼睛到储存视觉记忆的信息输入;分布在大脑下端的边缘系统,是大脑的情感核心,人的所有的活动以及游戏,都能激活该系统,将学习信息和持久的记忆紧密联结在一起。除此之外,还有韦尼克氏区、布罗卡区,负责倾听并理解口头表达以及进行口头表达。

所谓全脑教学,其基本的教学策略就是充分激发大脑的潜能,通过大脑不同区域的有效刺激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突然见到一个以前曾见过的人,看着面孔很熟,觉得自己一定认识他,但就是叫不出他的名字?还有,很长时间都不进行某项运动了,以为自己已经将其忘记了,但一动手就发现原来那些运动的要领自己还是记得很牢的。之所以很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人对事物的记忆并不储存在大脑的一个固定位置,而是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的。比如说大脑最持久的记忆是通过视觉皮层和运动皮层获得的,人之所以记住别人的面孔比记名字要容易,就是因为面孔储存在人的视觉皮层。同理,有关运动的记忆储存在人的运动皮层。此前练习的某样运动技能,即使很长时间不用,依然会记得,就是因为运动皮层的缘故。

大脑最不可靠的记忆是通过听觉皮层获得的。一方面是因为听觉皮层大都处理短时记忆的信息,时间一长没有及时重复进行刺激,这个信息就丢失了;另一方面是短时记忆的信息通道容量不是很大,在同一时间内能够记忆的信息总量不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说的时间越长,学生学到的东西就越少。

上述的事实告诉我们,人在学习的时候,如果能够挖掘大脑皮层各部分的潜能,让它们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重视视觉皮层和运动皮层的共同作用,教学的效果将更好。全脑教学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诞生的。其实践操作非常明确,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包括看、听、做、讲、感觉、大笑等),这样他们才能够学的更多、学得更好。

也因为如此,全脑教学非常重视两种教学方法:交互式教学和合作式学习。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这两种教学方法一直是交替使用的,最频繁的时候甚至每5分钟就变换一次。之所以这样做,就是避免教师自己讲课时间太长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分神,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项活动中来。在课堂管理方面,全脑教学非常注重从制定课堂守则开始,通过游戏、评级等方式强化积极行为,最终营造出欢乐、高效的完美课堂。

二、全脑教学的七大法宝

全脑教学有七大法宝,它们涵盖了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具体是:

法宝一:集中注意力。在上课之前,教师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如果学生心思不在课堂上,这些努力都将化为泡影。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集中在所要学习的事物上,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这里特别需要提醒教师的是,火车一旦启动就不要让它停下来,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为了处理一个走神的孩子、不能为了抓住一个孩子的注意力而去中断你的课堂。

法宝二:坚守课堂五项守则。一是快速听从指令。无论是排队、翻开书本,还是写作业、听课等,速度问题都是需要专门训练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反复练习的熟练度越高,学生掌握得就越好,他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也越强。快速遵从指令还可以加速课堂活动之间的过渡;二是在开口说话前请举手,这将带来课堂上的有序讨论;三是在离开座位前请举手,可以保证课堂上不出现儿童碰碰车之类的困境;四是学会做出聪明的选择。好的生活都是通过做出聪明的选择以不断锻炼我们的理性而达到的;五是让你亲爱的老师开心。这看上去有点屈从老师的意味,其实是平等的师生关系问题。此前曾多次说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钻石守则:将你的注意力始终放在目标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清晰目标,并为了达成目标而持之以恒。

法宝三:让学生当老师。学生是否真的学懂了,让他自己讲一遍就可以知晓。对那些学习速度比较快的同学而言,给别的同学讲一遍,自己必然要梳理相关知识的结构,建立逻辑关系,这相当于是一次知识分析和巩固,对他自己来说受益会更多。从管理的角度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领导者,这是很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其承担为班级服务的职责。当然,领导者为班级服务的期限不能过长,否则对他自己以及班级都不利,一般以两周时间为好。如果能够跟着具体的项目走,项目完成领导者的任务也随之结束,那会更好一些。

法宝四:计分板激励法。以实物来奖励学生的学习,有很多副作用,作者为此创造了一种T型图计分板激励法。计分板积极的一侧标注比目前年级水平高两级的水平,而消极的一侧则是比目前年级水平低两级的水平。当一个学生表现出色的时候,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就会得到一个积极标志。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学生的进步而奖励学生,而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奖励他,这一点至关重要。教师不是在发现好学生,而是在发现不断进步的学生,因此,你不能为全班同学确定一个统一的目标。通过类似晋级游戏的方式来奖励,看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你越强调向上晋级的兴奋,就越能创造出更高的学习参与度。

法宝五:镜像模拟法。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就像站在镜子前面的人,与自己所成像的之间的互动一样。教师做什么,学生也跟进什么。;镜像手势和重复课堂词语能触发学生大脑的视觉皮层、运动皮层和听觉皮层,这非常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镜像课堂包括了看、动、听和讲等各种行为。在课堂中,教师的两种手势很值得研究和充分利用:随意手势,让课堂呈现视觉效果;记忆手势,和核心概念建立联系。

法宝六:手眼结合法。这个就不用多介绍了,强调手脑并用,让视觉皮层和运动皮层充分活跃起来。

法宝七:变换法。即让那些平时喜欢闲聊的学生学会专心倾听,让那些平时安静的学生学会大胆说话。经常组织学生针对某一课堂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时候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而是两两对话,一个做讲述着,另一个做倾听者,然后互换角色,这样每个人都要学会发言,同时又要训练倾听的能力。

在讲授某一学生易错的概念或强调某一课堂行为时,比弗尔也建议教师采取类似变换法的“错误/正确方法练习”。先教学生练习错误的方法,再教他们正确的方法。练习错误方法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对于那些抵触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会失败的课堂活动;学生试过错误行为之后,当你让他做出正确行为时,他们也会更有兴趣去尝试。这能让学生在没有教师责备的情况下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哪些是恰当的课堂行为。

三、成长型思维

做教育工作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经常会做出一些冲动的、非理性的事情来,有的人过后非常后悔,但事到临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脑在人出生之后仍然处在发育之中,比如说前额叶皮层,要到20岁左右才能发育完成,而这个皮层恰恰就是大脑的逻辑中心区。

大脑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始终不断在发育和变化,人的思维也同样如此,会因为学习而持续提升。这提醒教师,教学最大的敌人就是习惯。经常重复同样的刺激,我们的大脑思维就会对这样的刺激免疫。对于那些固定型思维的学生,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下降,因为在克服挑战方面他们没有对自己投资。

这让我想起了让众多学生痴迷的电子游戏。电子游戏设计者的目标就是克服人类习惯、不让思维固化,新刺激总能让游戏者有动力攀上新的等级。同样,在全脑教学中,要始终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大脑在成长,智力也没有被限制,只要通过努力,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可以提高的。要鼓励学生建立成长型的思维,这样的学生渴望新的任务,享受努力,看得见自己在不断进步的道路上驰骋。

全脑教学,至始至终都是一个大游戏。在长时间的游戏中穿插着简短的游戏,娱乐活动穿插在快乐的比赛中。恰如柏拉图所说:“不要用强迫的方式,而是要用玩耍的方式来让学生保持学习。”

 

《全脑教学与成长型思维教学》 []克里斯·比弗尔/  韩成财/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8.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