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孩子做作业拖拉作风严重,即使作业不多也要拖到很晚才能做完。他的父亲是这样“对付”孩子的:
开始做作业时,把小闹钟放在孩子的身旁,要求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听到小闹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孩子马上紧张起来,做作业的速度明显加快。
闹钟时间到了,可是还有一道题没做完,怎么办?这时候最后一道题就不许再做了,因为“时间已到”。然后,父亲打电话给老师,告诉老师儿子作业没有完成的真实原因。
第二天儿子放学回家做作业时,继续这样的方式,孩子做作业拖拉习惯很快就改正过来了。
磨蹭是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毛病。孩子在学习上的磨蹭会导致他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才学习。在生活上性子很慢时,孩子会干什么都不着急。磨蹭的孩子没有丝毫的时间观念,不知道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这时,父母要多学学这位聪明的父亲,用细节“修理”孩子磨磨蹭蹭的坏习惯。
磨蹭这个习惯,会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吃饭、玩耍等。所以,要克服这个毛病,也必须从不同角度着手。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制订一些改正方案。做什么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都做好假定,在假定的时间以内(当然能够越快越好)保证质量地完成。做完以后,可以共同讨论,对方案进行调整,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进行这些计时活动,如阅读、答题、劳动时,如果家长能够与孩子一起进行,会收到更好的成效。孩子动作慢时,家长不要训斥他,否则会使其产生紧张、恐惧,甚至自卑的心理体验,告诉孩子,动作慢并不是他的错,但要注意纠正,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中,自己的动作要和大多数人的动作配合才能被这个团体所接受,不影响大家的行动。如小朋友做游戏时,你一个人动作慢,会影响后边的人,这样,别人就不喜欢你了。从而,认识到自己动作慢是缺点,要努力纠正。
父母还要通过和孩子平心静气的对话,联系生活和学习,让孩子意识到“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让孩子明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抓住时间,磨磨蹭蹭的人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的。
细节提示
1.可以与孩子一起开展某些比赛,以督促孩子加快动作的节奏。
2.提醒孩子按时做事。
3.让孩子和那些办事效率高的孩子交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