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会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2017-09-26 10:24:48)
标签:

时评

分类: 阚侃教育

家长会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阚兆成2017-09-22 10:15:39

近日,有教师在媒体发文指出,学校家长会的常规套路听听讲台上各科任课老师侃侃而谈,看看别人家孩子怎么样、比比自家孩子差距是多少……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它存在三个明显的缺陷:一是针对性不强,二是互动性较差,三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如何解决这些弊端让家长会满足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文章反映了成绩分析会代替家长会的普遍现象,指出了家长会存在的三大弊端,提出了让家长会满足当下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的新课题。然而作者反映的仅是城区部分优质学校的现状,与一般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现状并不相符现在许多农村学校很少开家长会即使家庭教育的共性常识也了解很少更何况个性化发展了。家长会弊端不在追求共性,而在成绩分析,因此,家长会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一是对家长会没有形成常态的学校,要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为主。目前,很大比例的家长并不了解家庭教育常识和基本规律,譬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男孩晚上一年可能会改变一生的轨迹,三年级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训子千遍不如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善待老师就是关切孩子的未来,教育孩子要从改变自己做起,等等。任何教育都是从共性学习开始的,补上了共性短板后,才有可能去追求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是对成绩分析代替家长会的学校,要以家庭教育知识和互动性、个性化并重。实际上,老师在家长会上分析成绩,无非是想让家长分担一部分学习压力,这种做法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文化知识教育是学校的主要责任,品格、习惯、道德教育是家庭的主要责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责任有主次、分工有侧重,对方是协助和补位,如果老师把教学责任过多的压给家长,家长就成了老师的助教,家庭教育也就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庸。因此,老师也要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只有把握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边界,才能使家长会向互动性、个性化方向迈进。

三是对家长会比较规范的学校,要以实施家庭教育课程为主要载体。今年上半年,我们考察了山东潍坊市的家庭教育,潍坊市制定了《潍坊市家长课程标准》,开发了普及性课程,按年龄分年级成体系的创编了《牵手两代人》家长课程,完成了我国第一套以年级为单位的0岁到18岁儿童的家长教育课程体系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体系。开发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开学第”家长课程开展针对精准培训。开设了社会化课程,家长关注什么什么就是教育的重点满足家长多样需求。潍坊市以必修课进行普及教育,以选修课为个性化教育,以问题为个别辅导内容,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全时空覆盖的全课程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让家长会满足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