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父母
(2017-08-03 08:44:52)
标签:
管相忠 |
分类: 家长学校 |
(应家长要求,特将讲座提纲发上,请家长朋友们参考、指正。)
问年轻的爸爸们,你可思考过下边的问题:
如果你正困惑于孩子的“磨蹭”“拖拉”等问题,如果你已经排除了生理性、遗传性的因素,那么,年轻的父母们,请你注意:
孩子的“问题”真吗?
你的“状态”好吗?
看看孩子身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也许你正在纠结着为孩子找幼小衔接班,或是小初衔接班,为孩子上小学、中学做准备,可是你认真地想过没有:
你是想让孩子衔接什么?
是孩子需要衔接,还是父母需要衔接?
做好孩子从幼儿园到学校之间的过渡、衔接,最好的老师在哪里?
你能帮助孩子远离这个陷阱吗?
面对好孩子,给TA一个微笑就够了!你做得到吗?
大自然是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能量总的来说是一个定数,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对时间与能量的消耗。在某一个时期,你让孩子过度地花费时间、消耗能量发展了这一面,必然错失了另一面,“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不可能都让你遇到。
人生成功的秘诀也许就在于发挥了自己的强项,让自己的时间和能量用在了强项上。最可惜的是,人都有“从众”的心理与“爱面子”“软弱”的人性。目前的现实是,人们多在让孩子牺牲自己的强项,拿自己的弱项跟别人的强项比拼。
爸爸妈妈们,你有足够淡定的心态让孩子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内“自然”“天性”地长大吗?
当你不能改变世界,你能改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吗?当你不知道给孩子什么的时候,那么,请闪开,别挡住孩子的阳光!
北京一所全国著名中学的校长真心告诫人们:《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个幸福普通人》(《中国教育报》刊载题目)、《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微信群文章题目),不管你读过没有,从这样的标题里你体会到什么?
也许你经常感动于一个教育孩子的观点或名家名言,可是父母们,你可知,你之所以被感动,是因为在你内心深处早有一个思维的前提假设。是它,无法让你把感动变为行动,并且会让你继续经常被感动!
那么,年轻的爸爸妈妈,你内心的那个假设是什么?
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无数个不定的变数。你的孩子明天会拥有什么,谁也不敢百分之百的保证。但唯一可以保证不变的是,人人都会有“病”及不能令他人和自己满足的“缺陷”,还有天命不可违的人生结局。
那么,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你的孩子也是人吧,可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孩子有“病”与“缺陷”的现状呢?
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较为强大的内心定力。这个定力来自于一个人艰难的阅历和自觉的修炼。这样的定力是什么,你有这样的定力吗?
为了孩子将来能够经历风雨,健康成长,那么请你:给自己一个能够说服自己放下孩子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