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人们的话题总离不开谁家的孩子高考会怎么样、能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昨天下午,几个同事在一起闲聊的时候,又说到了今年的高考,谈到了一个同事的孩子。说这孩子,打小的时候,学习就非常非常地自觉、主动、积极、投入,从上小学一直到初三毕业,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全级的第一名,到初三毕业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省城某知名高中录取。
我们这里到省城上学的孩子,每逢周末,大多数家长都要奔赴省城看望孩子。但这孩子,她不要父母来看望她,说父母来了直给她帮不上什么忙,还净耽误了她的学习。
于是,在省城上了三年高中的她,一没要家长陪读,二没有请家教辅导,成绩却一样没有落下,几乎每次也都名列前茅。这不,在大家都还为高考着急的时候,她就已经轻松地拿下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录取通知书。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大家都感叹,还是古人说得好:成材的树不用剪!高兴、感叹之余,一位同事讲了一个他孩子的一位同学的故事,同样让大家羡慕不已。
话说这孩子,在大家备战高考都分秒必争的时候,每天早晨都乐呵呵地给班上同学买早餐。这还不算,他最忙活的事情才是给班上同学网上买东西。他会利用课间课余时间,逐一地问班上同学你需要什么,他需要什么,然后通过网购把同学们需要的东西一一购回,如果给哪位同学买的衣服之类的东西不合适,他还会耐心地帮同学重新再买。以是,他每个月下来都能赚个千儿八百的零用钱。就这样,他每次考试还依然保持着班上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都说,这孩子以后一定会很了不得。
这样的例子,毕竟是个案,但却实实在在地印证着成材的树不用剪的说法!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也同样也可以看到一些孩子的成长、成功的确需要像那些需要园丁修剪的树一样,需要耐心细致地修剪,特别是那些结果子的树。我们这里的庄稼人,以种植苹果为生,那苹果树,每年都要修剪、拉枝、环拨、刻芽等,否则,就结不下苹果。
比照树的成材和结果,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那些能成长为栋梁之材的孩子是不需要我们怎么教育的,那些我们渴望他成为栋梁之材的孩子是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教育手段的。
这树和孩子的成长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呢?我揣想这中间还的确有一定的相似性。
大凡我们渴望孩子读书上学能有一个好的结果的时候,我们往往都会对孩子使用一些教育的手段、技巧、方法来对孩子施以教育。这,就好比我们栽种果树一样。而另外一些孩子,我们似乎并没有刻意的要求他能怎么样怎么样,我们只是给他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条件,他就像那能长成栋梁之材的参与天大树一样,自己成长,并不需要我们怎么选择教育的手段、技巧、方法。
成材的树不用剪,是因为它们能能够自主地生长,并在相互竞争中成材。结果的树需要剪,是为了调整花芽的比例,协调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提高坐果率。比较而言,前者可能是一种主动的生长,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主动性;后者则可能更多地寄寓了种树的人的意思,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被动性。
我们渴盼孩子能像不需要修剪就能成材的参天大树一样,自然自由地成长,同样也寄望孩子在家庭、学校的抚育下,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以是来考察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否可以说切实地培养孩子主动、积极地成长、成才的良好习惯、自制能力、意志毅力等永远在路上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