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状元笔记”有用么

(2017-06-20 13:49:14)
标签:

吴非

分类: 视点.争鸣

应试奇葩年年有,今闻“状元卖笔记”。央广网消息,“状元笔记”、“学霸手写笔记”正成为网购热卖商品,商家宣称“本商品适合全国各省市”。敢吹这样的牛,得有多无知啊。

一名思维和情感态度正常的学生,会不会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卖给商家出售?同样,对学习有正确认识的高中生会不会买别人的笔记以寻找捷径?我都怀疑。我没接触过作者,也没亲见“笔记”,未知真伪,不妄作结论;我不太相信有人会买,但报道称有几千人付款购买,——还算好,只有几千人。

善于学习的人,他们的态度和经验也许值得学习,但更有价值的,是学生对自己学力的判断、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能“知己”。优秀的学生,他的学习往往有些个人特质,有人记忆力强,有人思辨能力强,有人善于举一反三,有人长于见微知著,有人习惯于查漏补缺;路径也不尽相同,有人全凭刻苦努力,以勤补拙,有人善于捕捉信息,见多识广,有人勤于思考,敢于放弃……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性格,也有不同的学习之道,哪能靠一本别人所谓的“状元笔记”就“通关”?再说,即使那些“笔记”是真的,也只能说对作者本人起过作用,谁要试图以此复制思维,很可笑。我以前看一些学生高三作业或是笔记,会有这样的印象:到了高三,作业仍然一丝不苟,书写依然工整,笔记提纲挈领,要言不烦。这样的笔记,体现着良好的习惯,庶几作为高中记忆,至此而已;至于商家认为可以帮助考生提供捷径,通过难关,不过是发财梦,白日梦。

 “应试经济”早已有之。曾有商家出钱,让“高考状元”在镜头前宣称自己服用了什么补脑液营养品,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有些学生为商家代言了。——其实这对个人名誉是很大的伤害:高考考出好成绩,不是靠天分,不是靠勤奋刻苦,也不是因为所谓名校名师,竟然是靠服了补药!这岂不是对学生智商的侮辱?虽然国家不会因此增设高考尿检,但这毕竟是社会的荒唐,高考经济在反常识的同时,也拉低了社会智商。20年前,河南省的一名高分考生拒绝为一种“补脑口服液”做代言,这名家境清贫的女生反问商家:“如果我为了贪图钱财而说瞎话,我今后在社会上怎么做人?”我认为这是一名高三学生最好的“笔记”,也是优秀的人生答卷,值得传扬。

应试教育背景下,社会与媒体推波助澜,把“状元”这个词滥用到无以复加,也利用到无以复加,以至于很多人完全不解本义。现在是“年年有状元,县县有状元,科科有状元”,某地某科的考分第一名,都可能被称“状元”;虽是昙花一现,从教育教学角度观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除了作为学校招生宣传或商品促销的一个筹码。至于“状元笔记”、“学霸笔记”,最终也会和先前商家推出的“状元短裤”、“状元鞋”、“状元笔盒”一样成为笑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