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票选反映的是啥民意?
(2017-06-20 08:46:43)
标签:
阚兆成 |
分类: 阚侃教育 |
微信群里各种投票拉票链接让人眼花缭乱、不堪其扰,“最美教师”“智慧家长”“模范少年”“十佳宝贝”等各种网络投票活动纷至而来。随着网上投票活动的增多,看似公平公正的用票数说话,实际最后比拼的不是候选人的业绩,而是所谓的人脉,甚至是财力,这样的结果公平公正又从何谈起?!
如果说带有商业推广性质的活动采用网上投票形式还情有可原的话,但是,一些官方主办的评选活动也搞网上投票就值得商榷了。
评选是为了倡树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具体到某些领域先进人物的评选,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绝大多数公众对候选人的情况并不知晓,最权威的裁判不是从未谋面的“网民”,而是认识了解他的领导、同事、朋友、以及其服务对象等,相关单位应该多听听最有发言权的声音,选择那些有代表性、有专业视角和公正情怀的人担任评委,而不是将投票的球踢给网民,任由部分网民行使所谓的权力。
网络民意是民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民意的最便捷通道和重要参考,但网络民意绝不能跟真正的民意画上等号。各类评选既要考虑活跃的少数网民,更要顾及“沉默”的多数群众。评优树先在强调网络意识、网络思维的同时,更要创新工作方法,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多听取网外之音,这样才能把准最广大群众的需求,才能作出最科学的判断。
当评选沦为一种形式,泛滥的包办投票、指定投票、买票刷票等“掺水”投票行为不受制约和监督时,这样的票选结果公信力何在?最终不过是权力、关系、金钱的比拼,由此得来的光环、奖励、荣耀能“美”的起来吗?
网络很便捷、很公正,但网络是由人操纵的,权力干预、关系比拼、金钱铺路的网络投票,不仅体现不了民主,而且是对民意的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