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大家以为学历史的目的,就是背诵一大堆历史知识,但专家告诉我们,学习历史真正最重要的目的是训练我们「思辨」的能力,也就是从中训练与培养自己看待事情的观点。
学习历史对不少人是一个痛苦的经验,因为历史永远有背诵不完的资料;因为历史都是过去的事,看不到、摸不着,全凭想象,而太过于抽象。有些孩子甚至表示,不知道学习这种死人骨头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而难以对历史提振兴趣。
然而,无论孩子喜不喜欢它,它就是学习考试里的一项科目,如果无法提振起学习的兴趣,研读的过程就是一种折磨。而且在我们真实的生活里,常常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议题,都需要历史背景作为辅佐,它就是人皆可用的普通常识,凸显个人素质的人文素养,只要历史知识愈丰富,决策者就愈便利,也愈不容易判断错误。这个道理即便孩子目前还无法理解,但他们终究有一天会明白。因此,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在接触历史的初期,顺利跨越学习历史的障碍与鸿沟,进而让历史知识成为他们来日派得上用场的资源,实在是一项不可轻忽的责任。
从历史人物中寻找做人的典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hNq0eiaIzE0EtuzNQh5UDz2h85UfH7POFvtGwzC7TeOR8JEWpeGQYOX6dILFWq33niac9EzIlFiaYlsY9FKRjo3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台湾研究历史的民间学者余远炫表示,学习历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与历史人物做朋友,并从中寻找自己做人的典范。历史人物千百种,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寻找到自己仰慕并有心效法的对象。他以司马迁为例,从《史记》遣词用字里就可以发现,太史公特别欣赏战国四公子的信陵君,以至于对信陵君的立传都特别不一样。如果孩子从小在心里也拥有几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作为追随的对象,他们追求人生目标,一定会更有力量;碰到各种困境,也一定不会那么寂寞吧!
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慈淑表示,学习历史的其他优点,是可以培养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即使相同的处境,也未必会做相同的决定;当我们不断反思历史人物的决策时,就等于在帮助我们学习倾听各种不同的观点。同时,这种训练也有助于增加孩子的分析能力,而更有能力处理现实生活里的各种变化。另外,这种锻鍊也能让孩子练习用较高的视角,观察一件事情长期发展的结果与影响,而更能培养孩子综观的能力。
历史从来就没有定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hNq0eiaIzE0EtuzNQh5UDz2h85UfH7POccicJzAlicn1QhqIkJ7OHCq0fdKUoicEnkhib2SuOflMBialfkk2M3UpVy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然而,学习历史更重要的优点是,训练孩子「思辨」的能力!
林慈淑教授指出,在旧时代,众人对于历史的定义是「过去经验的纪录」,但今天我们认为,历史是一门「探究过去」的学科。这意味着学习历史的方法,博闻强记已不再是重点。在网络时代任何资料只要上网查询即随手可得之下,更重要的反而是,让学生学习用什么样的视角或史观看待过去与现在。
现就读台大历史研究所博士班的许允名也保持兼容的论点。他说,人们对于特定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难免受其所处的时代或立场影响。因此,人们对于历史的认知将永远处于变动之中。若能够认识到这点,我们便无须向历史强索唯一的解释(或真相),否则无异于问了一个只对今人具有意义的问题,而轻忽了古人与来者向历史提问的权利。
理解、讨论比背诵来得重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hNq0eiaIzE0EtuzNQh5UDz2h85UfH7POtnoyZwIJW4rzrxcW5TevvAOO4AxsDRjEvyWchnRd4EeYjSgPyYtAu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林慈淑的专长正是历史教育,她表示,在某些欧美历史教育课程里,并没有固定的「一本」教科书。教师们从许多教科书或资料选择教材,上课重心在于让学生知道一件事曾有哪些不同的解释与说法,而学生需要针对不同解释的背景、观点深入思考。因此,在国外的历史考试很少选择题,更多的是申论题,并期待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台湾因为牵涉到考试制度的改变,以及中小学老师素质的再提升,以致在这一部分上仍难以突破。
萧宇辰担任过中学历史老师,他切身的感受是,在授课时数下降,教学内容又无法减少的状况下,老师必须授课的内容实在多到教不完。然而他以为,一个好的教学方式,应该是经常停下来,让学生们思考。林慈淑从英国看到的情况是,为了减少过多的内容、增加学习的深度,11岁以下的孩子,并不需要学习通史,仅学习历史上的某些特定主题;到了11~14岁,才开始有英国史的出现。至于外国历史,同样也只学习若干主题或国家。而对学生的要求,都是理解、讨论重于记忆,因为未经思考的学习,很快就会遗忘了,就算暂时背诵下来也没有太大意义。
建立观点比分数高低更重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DhNq0eiaIzE0EtuzNQh5UDz2h85UfH7POD7rWYglralGsYRLHgPuFepasT6BwLiaHD8I9UKykx1p8IoeHNUN257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因此,专家们都纷纷强调,请家长不要太在乎分数,应该重视孩子在历史学习的过程里,有没有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进而建立自己的观点,而这就是所谓的「思辨」的能力。但林慈淑也提醒,所谓建立自己的观点也并非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历史学里仍有一套严格的判断基准与规范,才能避免强词夺理的现象发生。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