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下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后,各地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从实践层面看,还没有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还没有真正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一、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重视基础建设,轻视信息应用。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有许多学校虽然拥有了大量的计算机和电子白版,也有一定容量的资源库,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计算机只用于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练习,电子白版要么就是代替黑板,由原来的黑板上写白字,变成了白板上写黑字,要么就播放一些现成的课件,这种简单的使用方法,不可能对教育教学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二是重视资源建设,轻视资源整合。现在教育部开发的信息资源库内有许多信息资源,基层学校在利用这些资源的时候,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认真的筛选和整合,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拿来形成的东西在课堂上展示,这种没有经过二次深加工的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习的作用不是很大,因为任何所谓好的东西如果离开具体的条件和环境都无所谓好与坏,适合学生学习的信息就是最有用的资源。
三是重视为教服务,轻视为学服务。教学的最中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现在资源库中的大量内容都是为教师服务的,而为学生学习直接服务的内容还很不成系统,也就是说,学生应该能够在资源库中能够找到可以自主学习的内容,应该说,在资源库的建设方面一定要实现这样的转变,让资源库更都的为学习的学习服务。
二、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是教育信息化能否破解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因此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但它却没有真正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因此对教育的影响却是很小的。我们试图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增强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但能不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关键是教育信息化能不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假如信息化基础建设达到了我们期盼的水平,农村学校的孩子都能够看到全国最好教师的上课视频,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就解决了吗?假如我们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我们孩子就真的能够有好成绩吗?假如每一个教师都能够会利用教育资源他的教学水平就能够大幅度提高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二是要明确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用,苦学、厌学、辍学六个字概括。一些学生在家长教师学校的压力下,自己也想出人头地,就在那里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有一些学生干脆学不会,但迫于压力还得上学,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还有一些农村的孩子干脆辍学了,这是教育亟需解决的三学问题。产生三学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模式造成的。多数课堂就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师表演的舞台,不给学生任何时间与空间,基础好的学生不听也会,基础不好的学生听也不会,课堂效率很低。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功利主义的教育造成的,教育的出发点本来是应该一切从儿童出发,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归宿点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我,让人真正成为人。而现实教育的出发点却是一切从知识出发,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归宿点是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教育被功利主义绑架后离开了自己的本真,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错位了,因此教育的过程就不可能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办事,甚至专门与学生的天性做对,采用最简单也最能聚焦应试的办法,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三是要明确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简单的满堂灌,一言堂的课堂模式,探索和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由原来的师中心转变到以生为中心,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以成长为中心。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一切学习都是自主学习,任何外界的条件包括教师的教都必须转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使学习真正发生。学习即生活,学习即成长,学习即建构,建构就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努力收集,整理、吸收新信息的过程,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建构和道德结构。学习的主观条件是想学和会学,学习的客观条件就是必须有信息。因此教育信息化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四是教育信息化要实现由为教服务转变到为学服务。明确了当前教育的病症在哪里?病因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瓶颈是什么?再回过头来看教育信息化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资源库中找到和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模式是实现三个转变的根本途径,信息化建设为这种学习方式的建构提供了可能和有利的外部条件。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他可以帮助学生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内容,通过自己学习,会产生许多问题,这就为下一步的合作与探究奠定了基础。如果真正实现了人人通,学生自己会筛选有用信息的时候,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提高,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和同学交流,和教师交流,这就为合作与探究提供了平台。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促进由师中心转变到生中心,由教中心转变到学中心,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以成长为中心。这就是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结合点。
教育信息化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千万不要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为教提供了条件,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学服务的,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育信息化只有和学高度融合,才能真正促进学的方式的变革,也只有实现学习的真正革命,教育改革才能进入深山区,教育信息化才能对教育发展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