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乐课是听听录音那么简单吗?

(2017-02-24 08:58:09)
标签:

音乐教育

分类: 阚侃教育

阚兆成2017-02-20 09:35:10

在督导农村小学的过程中,正巧遇上了几节音乐课,其中有两节课是老师放录音带让学生听歌,只有一节课是老师在教学生唱一首流行歌曲音乐教育虽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也绝不是听听录音那么简单。

音乐是由七个看似简单实则能产生无数组合的音符形成旋律,一种能够描述世界的奇特“语言”,它也是人心连接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让你的心通过音乐的存在与世界产生连接和共鸣,从而去发现和理解世界的规律,乃至于理解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音乐教育是用音乐的形式来唤醒人类内在的美好与善良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32年潜心研究儿童教育的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写到:音乐、旋律、乐音之美是人的德育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心灵高尚和精神纯洁的源泉。音乐能使人看到大自然的美、道德关系的美、劳动的美。

音乐给欣赏者带来许多味道各异而美好和谐的感觉,还能激发一个人的灵感、直觉及想象力。正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的:“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宇宙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而一旦瞧见美的事物,就一定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中,作为自己的滋养,因此也变成了高尚和优美的性格”。

相关研究证明,音乐能从生理上使人体内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的释放量大增,而乙酰胆碱是脑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主要媒介物即神经递质,这样就会达到提高神趣及改善记忆的效果。

在音乐教育方面,很多父母的认知存在极大的问题,并不清楚让儿童学习音乐的意义何在很多父母让孩子学点才艺是为了获得进入重点中学的机会,这与音乐意义背道而驰的,功利化的目的,技术性的手段了对音乐的鉴赏教育,破坏音乐对于人类美好意义的追求。

很多从事音乐教育的专业人士也偏离了音乐教育的轨道,音乐教育中,大部分老师仅仅是指导技术,而对于音乐的意愿、文化以及审美信息的培养是有缺陷的。在教学方法上,动不动就是指责,这不对,那不好,不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上下功夫,而是培养对音乐的厌恶和憎恨让很多儿童不仅感觉不到音乐之美,反而感觉到学习音乐是一种痛苦。

音乐课究竟该如何上?苏霍姆林斯基说:我选来供欣赏用的乐曲,都以儿童理解的鲜明形象来表达他们在周围经常听到的那些声音:小鸟啾啾、树叶飒飒、雷声隆隆、流水潺潺、风声呼啸,等等。音乐形象过多,对儿童有害无益我在一个月使用的乐曲不超过两首,但是配合每首曲子都要做大量的教育工作,目的是唤起孩子希望一再听那支乐曲的愿望,并做到让孩子每次都能在作品中发现新的美。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作,孩子就是按照认知、联想、思维这样一条途径发展他的精神力量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发性的音乐印象有害,比如你无意识接收到的各种形态的音乐,包括影视配乐、广告音乐等,杂乱无章,漫无目的,很多是纯粹的感官刺激而已那种自发的、无组织的影响,不利乃至有害于正常的审美教育 失去你应有的觉察能力无形中塑造了一个不真实的你自己。因此,音乐课随便听听录音、弹弹琴、唱唱歌不是音乐教育,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专业师资的缺乏,随便挤占的课堂,没有压力的教学氛围,都需要各级不断去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