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科学家想成明星吗?
(2017-01-24 09:58:01)
标签:
阚兆成 |
分类: 阚侃教育 |
1月19日《光明日报》刊登了《让科学家成时代明星》一文,文章称,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要提高科学家的收入和地位,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职业理想的偶像。
现如今,科学家的经济回报的确不如明星,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的奖金是500万,这是极少数科学家穷其一生的努力才能获得的殊荣。科学家埋头工作一辈子不如影视明星拍一部电视剧片酬的现象并不罕见。
科学家的社会地位也远不及明星,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的李小文院士,辞世多天后媒体才发了一条短消息,送葬的也仅仅是一些他生前的学生。而与之不同的是,明星的一举一动都夺人眼球,即便是婚礼、婚变、生儿育女、嫖娼、吸毒等,也能掀起阵阵波浪、霸屏数周,明星的花边新闻也几乎掩盖了奥运的光芒,诺贝尔奖的风采。
科学家大都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享受,书籍、试验、写作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米的旧房子。有些院士,穿著打扮就像三十年前农民一样,小平头,粗布衣服,解放鞋。科学家不在乎吃好、穿好、住好,他们不追求、不攀比物质享受,而是为理想而工作。只有这样纯朴的科学家,才能在这浮华的喧嚣之中还保持着真本的自我。而明星们呢,几乎都有多处豪宅,经纪人保镖前呼后拥,广告收入达到七八位数。
明星、科学家都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做着贡献,我们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取酬”,科学家与明星的劳动都很辛苦,然而,为什么明星与科学家的待遇天差地别呢?同样的付出,不一样的待遇,难怪孩子们的人生目标是“我长大后要当明星!”搞科研太苦了,当明星可以名利双收,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
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离不开农民和工人,离不开革命军人,离不开工程师,离不开明星,更离不开科学家。科学家并不需要太多金钱,很多科学家的奖金大部分也用在了事业上,他们并不羡慕光鲜灿烂的生活,或许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尊重,是对科学家本人的尊重,是对科技成果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