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阚兆成
阚兆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299
  • 关注人气:4,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父亲:陈钱林家教随笔选

(2016-12-08 15:00:44)
标签:

陈钱林

分类: 家长学校

◎高招,陈钱林有本叫“生活”的教科书

《与女儿在万松山的对话》(2007-01-20)

  10月份的一天,我带着12岁的女儿登万松山。

    山顶上有许多蜜蜂,在我们身边飞来飞去。

    女儿说:“我爬山关它们什么事,偏来捣乱?”

    我笑着说:“我想蜜蜂也会说——‘我飞来飞去关你什么事,偏来捣乱?’”

    “它们的家应该在树上,却飞到这路上来,不是捣乱是什么?”

    我说:“蜜蜂也会说——‘陈杳的家在虹桥路,却到万松山上来,不是捣乱是什么?’”

    女儿说:“它们只管飞,我只管走,我与它们无关。”

    我说:“不,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漫步在绿树环绕的小径,一群可爱的小蜜蜂为小女孩唱着歌……这是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女儿乐了。

    我说:“世界就是各种各样的物组成,生活就是各种各样的事组成。我在窗口看风景,行人在路上看我。人总是与外界存在关系,生活才丰富多彩。”

    女儿点点头,说:“我知道了,爸爸叫我对他人好一些,对动物也要好。”

    我表扬了女儿。

◇网友评论:

    飘:多么富有哲理的语言,孩子在你的引导下,他们身上所蕴涵的潜力怎能不发挥出来呢?

    千纸鹤:生活即教育!真会抓教育契机!

   

 ◎换位思考、挫折教育,陈钱林运用得绝妙

《考研风波》(2007-03-04)

    一天,我们带儿子到家附近的新华书店买书。儿子问为什么家离书店这么近。我说:“爸爸从小想看书而当时农村里没书,现在将家搬到书店边,是爸爸对书的情结。”儿子似有感悟,流露出惋惜的神情,表示自己一定多看书。

    儿子十岁时,我和他母亲发现他对文科类书兴趣不大,便商量着如何引导。他有个脾气,凡事爱自己做主,若是我们施压的,他表面认同,实际上不会认真。我们就买了《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书放在书房的显眼处。两人故意“暗地里”大声讨论:如果小孩能读些文科类书,长大后会很有出息。儿子耳朵特灵,果然听到我们的“讨论”,这心理学上的暗示法起了作用。慢慢地,我们发现儿子去翻历史书了,于是趁机表扬:“你怎么看历史书?这可了不起了!如果文理都喜欢,就是天才了!不过很难坚持的。”儿子说他会坚持。那几天,我们看到他硬着头皮看文科书,心中窃喜。

    后来我们引导他关心政治,专门订了《温州晚报》,儿子几乎每期必看,了解了许多社会知识。这令他的视野与知识面大大提升。

◇网友评论:

    无书:拜读之后,深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一观点可以知趣地走远了,聪明的孩子加以科学、艺术地引导能变得更加聪明出色,热爱文学的人最终会走向真、善、美。

    孤鸿:我一边跟女儿下象棋,一边看陈校长的文章,倒也另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诱”儿读书,陈钱林上演连环计

《引导儿子博览群书》(2007-02-10)

    那年,我和几个同样英语基础极差的同事,报考了浙江师范大学的教育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我把报考的事与孩子们说,他们都很高兴,还十分关心。但结果因英语太差,我落榜了。

    我宣布消息时,他们都惊呆了。他们对失败的事经历不多,面对失败,有点难接受。女儿当场哭了,儿子比较冷静,问“会不会改错”。我忽然觉得这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难得时机,便与妻子商量,由我装成很失落的样子,妻子引导孩子做我的思想工作。

    一会儿,孩子们又回到我身边。女儿问:“爸爸难过吗?”我不语,只讲了一首打油诗:英语十五分,/却考研究生?/天鹅上云霄,/蛤蟆羞见人。

    之后几天,我一回家,孩子们就来巴结我,我一声不吭,听他们“做思想工作”,我发现,孩子们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一天,孩子们又来“做思想工作”,我说:“我想通了,人总是有失败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又讲了一首打油诗:天鹅高飞尽,/黄鱼入海深。/清水捞明月,/圆镜成碎片。/孙山回头望,/病树枝头春。/老马终识途,/抬头奔前程。

◇网友评论:

    山里:这不正是一种暖暖的亲情流露吗?好幸福的一家人!

    正话反说:让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不再唯我独尊,真是一件好事。这种“换位思考”很值得借鉴!

 

◎陈钱林打起小算盘,帮孩子“追星”

带孩子拜访院士(2008-07-04)

    中国工程院航天专家钟山院士等四位院士在瑞安参加航天科技教育活动,期间到我的学校考察。我想,如能让孩子见见院士,就好了。抱着试试的心理,我与钟山院士联系,想不到,他答应了。

    晚上,我带着孩子如约到了酒店。钟山院士了解了孩子勤奋好学的情况后,对孩子们说:“要成功,关键要做到四点:一要有信仰。只要有信仰,就不怕失败,要坚持和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二要勤奋好学。不好学的人,就不会有积累。三要创新。创新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四要做人。只有人品好,才可以做学问,才可能有朋友,才可能有成就。”

    女儿当晚很兴奋,连问院士几个问题。女儿问:每天都有地震,或大或小,能不能把它们的能量用来发电而为人类造福呢?钟院士笑着说,这个好,地震的能量大,如能用起来,真不得了!但现在对地震的原理研究还非常肤浅。这时儿子插话说,日本地震前5秒钟有预报,算是世界最先进的了。钟院士表扬儿子关心世界大事。

    回去的路上,两个孩子激动地讨论着与院士见面的感受。儿子说,一定要学好科学,如果有机会,选学地球物理。女儿说也要当科学家。

◇网友评论:

    一飞冲天:处处留心,皆可育人,学习了,以后多从细节育人教子。一口气读完所有家教随笔,相见恨晚!

    叶子:现在的孩子都追偶像明星,你们家的孩子追科学家明星,真是大不同。陈老师助力追星,真是用心良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