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2006年,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调查: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排到了第十位、父亲更是排到了第十一位,远远低于各种“星”,说明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并不“光彩照人”。而在欧美国家,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排在前三位的。
这是中国式家长的莫大的悲哀,辛勤操劳了十几年,自称是把一切都给了孩子的家长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却被孩子瞧不起了。据上海的一项调查:在孩子心目中,31.5%认为母亲缺乏魅力、文化知识偏低、思想平庸;75.8%认为母亲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80.2%希望母亲改进教育方式,和孩子交朋友;67.3%希望母亲尊重自己,给自己提供成长的空间;只有3.7%的孩子对母亲现行的教育方式表示能接受。
家长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一个不经过考核就可以上岗,永远不会下岗的职业。
天下最好做得的职业就是父母:把孩子抚养长大,这是和其他动物一样与生俱来的本能,天下最难做的也是父母,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下,把孩子培养成杰出的人才。
著名教育家董进宇博士说过:“家长是最需要训练而又最缺乏训练的职业。”如果你能了解一个人成长必然的规律性,你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职业能够比家长那样,把一个初来世间的小生命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这样复杂。人的精神世界,如同一部高精尖的电脑,动坏任何一个零部件,就会导致问题出现,做医生,大约需要十年的时间可以成为一个成熟的医生,做律师、小学教师甚至饲养员都需要经过系统训练。
我们的教育经验从哪里来?
我们很多家长朋友教育经验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这对我们影响最大,因为这是我们受父母潜移默化的最本能的经验,你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年你爷爷奶奶教育我的时候怎么怎么样”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是来自于身边亲戚朋友的教育经验,他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会成为你的借鉴。
再次是来源于自己的专业学识,你自己从书本上,在高中、大学阶段所学到的知识会成为你教育子女的重要经验。
你从这三个方面学来得的经验都是真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人类的最大智慧在于总结,要从这些经验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要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教育子女必须要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你曾经为自己要教育好子女投资过吗?
孩子
原谅我的自私和冷酷
曾经把无助的你丢给电视和别人
而我却沉溺在无意义的应酬和无聊的娱乐之中
我在事业的高尚名义下,让初到这个陌生世界的你遭受无边的孤独和恐惧。
这是董进宇博士以家长的口吻写给孩子的忏悔诗《原谅》中的一段话。他形象深入地刻画出家长的心理现状。
家长舍得花钱逛名店,买新衣,一掷千金毫不吝惜。
家长舍得购豪房,买名车,那是面子。
家长舍得花时间陪领导吃饭,那是为了升迁。
家长舍得花时间陪客户喝茶,那是为了金钱。
扪心自问,家长为自己学习教育子女花费了多少的时间和金钱呢?一定是少之又少,我们既然没有投资,何必奢求回报呢!何必抱怨子女不济呢!
我们没有学习,所以我们想教育好子女,但却没有能力教育好子女。这不是理想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教育子女的成功是人生最大的成功,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说过:“任何事业再大的成功也代替不了教子失败的缺憾。”的确如此,他本人创下了辉煌的事业,但他更骄傲的是两个儿子也都是学有所成。
这才是真正的老子英雄儿好汉,现实中,更多的却是老子英雄儿混蛋,富翁和高官的子女,能够培养成材的却寥若晨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女强人们,她们在事业上一要强不当紧,便把孩子无意中整废了。这源于我们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其实,教育子女的成功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我们的幸福指数来源于三个方面,爱情、友情和亲情。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让我们体会青春的激情和曼妙,友情是我们联系社会的纽带,让我们在社会中找到自我价值,而亲情是人类最永恒的情感,是我们赖以生存,找到归属感的永恒的家园。当青春逝去,风华不再的时候,爱情的潮水慢慢隐退,亲情便弥足珍贵了,还有什么能够有子女成长、成才、成功更让你欣慰呢!亲情使人生最终极的快乐,教育子女是其乐无穷的一件事情。
最近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女孩,孤独的在家,每每听到外边的汽车喇叭声以及们铃声,总以为是爸爸回来了,每每打开门都是失望的眼神,画外音令人振聋发聩: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
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
但是儿童不能等
他们的骨骼正在生成
血液正在生成
心智正在发育
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
他的名字叫今天。
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加里埃尔拉.米斯特拉尔的一首诗。愿与君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