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给孩子使用手机的家规
(2016-09-27 06:41:04)
标签:
手机家规专家建议 |
分类: 家校共育 |
亲爱的孩子:
现在你已经骄傲地成为一部手机的拥有者了。太棒了!你是一个优秀的、有责任心的孩子,理应得到这份礼物。不过在接受这份礼物的同时,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请把下面的使用合约从头至尾读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职责是把你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年轻人,从而能够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如果你没能遵守下列约定,我将终止你对这部手机的所有权。
我希望你能同意这些条款。以上所列举的大部分告诫,不仅仅适用于这部手机,也适用于你的生活。今天的世界瞬息万变,惊险刺激又充满诱惑,你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不论何时都要尽量保持淡定。要相信你睿智的头脑和强大的内心,不要被任何机器左右。我爱你。希望你喜欢这部超级棒的新手机!
孙云晓:父母沉迷手机对孩子负面影响大
专家们一直强调让孩子远离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但目前还有一种情况值得警惕,就是迷恋电脑和手机的父母们也在逐渐增多,有可能成为孩子成长问题的隐患。
根据2014年3月13日《武汉晚报》的报道,武汉市的三名小学生走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哭诉手机和电脑“抢走”自己的爸爸妈妈。其中,四年级的女生小敏(化名)描述,周末,她好不容易有点时间,想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到汉阳江滩逛逛,谁知爸爸在电脑中游戏大战,妈妈躺在沙发上和别人手机聊天,都说没空陪她,要她一个人去玩,她只好一个人在小区花园独自坐了半天。在记者对这三个小学生班级上的父母发起的小调查中也发现,这种现象在小学生父母中并不少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曾经对父母教养模式与儿童个性特点之间的关联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提出了四种父母教养方式。在这四种类型中,“忽视型”的教养是一种导致孩子出现很多问题的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很少干预孩子做的事情,也不了解孩子的优缺点,既不关心孩子,忽视孩子的要求,也不对孩子提要求,不过问或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这类父母往往对孩子漠然、拒绝,亲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
忽视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表现为冷酷、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更容易早恋和形成网瘾。
所以小学生父母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避免成为“忽视型”的父母。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帮助孩子养成学习和生活上的好习惯。除了生活和学习上的关注,父母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孩子小学阶段的成长,而且也是孩子未来适应初中生活,以及父母是否能处理好以后与孩子青春期关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