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成长才是学习的快乐

(2016-07-11 08:35:55)
标签:

萧国荣

分类: 家校共育

转眼间,学校假期已过,学生们纷纷回到学校上课,继续为学业冲刺。由于下半年的学业将面对年终大考,甚至是小学离校考试、新加坡剑桥“N”、“O”、“A”水准的国家级考试,许多家长难免心急如焚,希望趁热打铁,给孩子们多多补习。

笔者曾问过一些学生,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学习。笔者所得到的答案是,在学校可以交朋友,大家一起学习,其乐融融,这是比较正面的。然而,一些学生则认为是父母的“命令”,一些则不知道上学或学习有什么意义。笔者也问过一些身为人父人母的朋友,要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很明显的,绝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就带他们去上关于开发大脑的课程,希望将来进入幼儿园或小学时,在学业上可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许多家长还是以孩子的学业成绩为先。有些学校从年头开始就要学生自己设定学业表现指标,每半年检讨至少一次,有如一般公共部门的工作报告;而校长则一般在年底的周会或家长日上向学生和家长说明学校一整年的表现,学生的整体成绩是否达到甚至超出国家级的水准。

平心而论,学校和企业毕竟大不相同;前者是为了育人,而后者是为了利润。育人应该是从心出发,以心为主,注重“德、智、体、群、美”这五育的培养,而不是测验或试卷上的成绩。笔者认为,学校和家庭对学习的观念必须改变,或做出调整。

其一、学校是育人的园地,在五育之中,德育永远是排第一的。现代的教育似乎有点“企业化”,校长是“总裁”、老师是“经理”,而学生和家长是“客户”,这样的观念实在不妥。育人是学校和家长双方面的责任,而新加坡教育的宗旨原本是提倡“快乐学习”。不论是课堂上的学习、户外学习,或是课外辅助活动,学习本质应该是快乐的。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有些压力,但以德育为主导,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团体协作,学生才能从中得到满足感。

其二、课业成绩不好不代表不孝,或是对不起老师,也不代表就此失败。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比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还高。学校是求学之地,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许多错误。有些学生学得快,有些学得慢,因人而异。育人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习,允许学生犯错,并从错误中学习。从哪里跌倒,就要学会从哪里站起来。假如事事都要求完美,就犹如在温室里长大一样,一旦踏入复杂的社会中就弱不禁风,困难重重却显得无助。

其三、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是为了成长,懂得做人,学会感恩。育人所要开发的不只是大脑,而是智慧,让心绽放出来,点亮孩子们的心灯。要获得成长,得到快乐,家长的心胸和眼光就得放得更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如何发觉天分,就得让孩子学习成长。在此,家长的角色是孩子的人生导师,从旁指导,而不是个司令官,打骂孩子又百般呵斥。孩子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才是学习做人的第一步,懂得做人,自然懂得做事。家长以身作则,孩子也比较容易管教。因此,学习成长才是教育的最大目标。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不论是学校或家中,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正确的育人之道才能有效地栽培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