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安市第21期初中校长任职培训班“家校共育”专题讲什么?

(2015-10-26 14:38:58)
标签:

初中校长

培训

分类: 家校活动

继今年5份为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专题讲座“家校共育”以来,27日下午将在泰安六中新校区为泰安市第21期初中校长任职培训班再次讲座“家校共育”专题。

张勇华局长在新泰市向阳学校“家校共育”现场会上指出,“家校共育”是当今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增强全社会育人合力、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张局长要求,骨干教师、班主任、校长培训要有“家校共育”的内容,这是局长对“家校共育”工作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家校共育”专题到底讲些啥?

讲座分两大部分:

一是如何认识和实施“家校共育”,内容包括:泰安家校共育的发展历程,省内外家校共育的几个典型,家庭教育存在的严重误区,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家校共育”,家校共育如何推进?以小学为例看家长应培训些什么?主要讲述“家校共育”从概念的提出,市委市政府、市县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地毯式培训的过程,到中国教育报4177版头条将我市“家校共育”做法以“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优秀案例”向全国推广,我市“家校共育”素质教育品牌基本形成的整个历程。

二是抓“家校共育”最终还是为了教学。本部分让校长们更加清楚的认识课程、课改、课堂,清晰地了解各种课堂的功能,各种理念的优劣,重要教学关系“度”与“分寸”的把握,将最新研究成果呈现给广大校长,譬如:“理念先进还需解读正确”、“我们的课堂教学迷失在哪里”、“ 不了解学生竟成了教育的大问题”、“差生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我国作文教学需要动大手术”、“钱学森之问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生活即教育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下一站”、“优秀教师成长的四个关键阶段”、“正常的教育生态应该是什么样”。等等。

通过对教育常识的了解、错误的勘正、新知的学习,力求做到:

教育常识:从“模糊”到“清晰”;

课程改革:从“求效”到“追魂”;

课堂改革:从“重知”到“重行”;

专业成长:从“骨干”到“全员”;

质量要求:从“分数”到“素质”,

使学校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推进“家校共育”就是为了维护好教育生态,

学生是种子,

家庭是土壤,

学校是苗圃,

教师是园丁,

社会是环境;

种子饱满,土壤肥沃,苗圃多样,园丁辛勤,环境适宜,何愁硕果不满枝头!但当教育生态链中的哪个环节遭到严重破坏,都可能造成学生的畸形发展。因此,维护教育的正常生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