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三”不“道四”
(2015-10-01 05:49:09)
标签:
三 |
分类: 传统文化.休闲 |
古人认为“三”有特别的哲学意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万事万物变化离不开三,用现代的科学观点来看,三是一个稳定的数字,两点成一线,三点成一面,三角形就是最稳定的图形。三,天地人之道也,“无三不成几”,三,包罗万象。
人生不过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世间有三情,亲情,爱情,友情。人生三大幸事,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中国人对“三”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含三的成语、典故、熟语、歇后语不计其数,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句话不离本行”,“不管三七二十一”,“三缄其口”,“三思而后行”,“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孟母三迁”,“三顾茅庐”,“一而再,再而三”,“说三道四”,“事不过三”等等。
说到“事不过三”,讲一件亲历的真实小事,我和一个几年没见面的朋友雅丽连续两次在一个地方见面,第二次见面分别时我说,俗话说,事不过三,我们还会有第三次见面,你信不信?她说,我不信,除非事先约好。我说,不必相约,是不期而遇。过了一周,我和雅丽在某超市门口碰面时,她满脸惊诧,大叫起来,神了,果然是事不过三,你能掐会算呀?我说,我哪里能掐会算,不过倒是屡试不爽,“事不过三”其实是一种潜在的规律,这个规律是说一个人所遭遇的好事或是坏事,不会超越一定的数量,超过一定的数量事情终究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世界才会阴阳协调,和谐统一,它体现了辩证公平的哲学道理。
比如受一点小伤,往往会连续三次受伤,找人如果第一次没找到,一般会在第三次才能找到,家庭出现矛盾冲突,有时会连续发生三次,犯了一点小错,也会不经意地连续犯上三次才会停止,大人警告淘气的小孩常常说,“我数到三,你就要停止,一、二、三......”而孩子往往在“三”字后就会停止犯规的行为,所以有“再三警告”的说法。如果询问对方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对方“三缄其口”后往往就会有转机,在劝说某人时,结尾常常用“请你三思”作结。“三”真是个很神奇的数字。
成语“说三道四”有贬义,咬文嚼字,再三斟酌后标题定为,《只“说三”不“道四”》。
作者:静美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