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过度教育的现象、危害、原因及建议
(2015-08-25 15:30:17)
标签:
过度教育 |
分类: 阚侃教育 |
我国过度教育的现象、危害、原因及建议
中国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然而,在应当最讲科学的教育行业,教育之“过”比比皆是,在几个教育阶段及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
一、各个教育阶段的“过度”现象
1、幼儿教育:(1)课程设置严重超载;(2)教学内容严重超纲;(3)教学要求过多过高;(4)教学方式过于机械灌输。
2、基础教育:(1)功能过度;(2)内容过度;(3)责任过度;4、学制过度。具体表现为超前教育、超量教育、重复教育、重智力轻德育、重书本轻生活实践。
3、高等教育:(1)学非所用、就业不充分;(2)知识失业;(3)大材小用;(4)同一教育水平人的收入以前比现在高很多。
4、家庭教育:(1)生活上过份包办;(2)社交上过度保护;(3)经济上过份放纵;(4)学习上过于严厉。
二、过度教育的影响及危害:
1、学生:导致兴趣缺失、泯灭孩童天性、危及身体健康、造成片面发展、束缚创造性。
2、家庭:投资过大,学不致用,就业困难,教育致贫。
3、社会:结构失衡,供需不适,大材小用,重复浪费,容易造成社会矛盾。
三、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
1、浮躁心态。不讲科学,随波逐流,盲目攀比。
2、功利主义。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期望值过高。
3、政绩工程。罔顾事实,盲目决策,贪大求洋,后患无穷。
四、纠过建议:
1、家长: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保持平常心态,恰当定位教育期望和教育回报。
2、学校:要努力端正办学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正确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强化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3、监管部门:加强科学规划、科学决策,强化宏观调控,确保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建设相适应,积极改革教育评价体制、机制建设,引导教育科学发展,深入宣传科学的教育知识,正确引导,规范行为,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