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教育雾霾共享教育蓝天
(2015-03-20 15:31:42)
标签:
教育雾霾教育生态 |
分类: 呐喊.建议 |
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正像一片森林一样,既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风格的校长,也需要各具特色的教师和快乐成长的学生。他们共同组成一片教育的“森林”。在这片“森林”里,教育管理者通过制度和评价体系,营造大环境;办学者通过管理和引导,营造小环境;教师受这个环境影响,也在影响这个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自然生长,他们生长的质量、发展的前景,直接体现的是这个环境的生态状况。当生态平衡,学生便能自由、健康的成长,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就会畸形发展。
1、就近上学变成了择校上学。小学生就要住校,这是最需要亲情抚慰的年龄,缺少了亲情滋养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这是不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
2、高校自主招生“结盟掐尖”。人为制造的三六九等。
3、普通高中“超级中学”。这种一家独大的“巨无霸”形成对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地位,对基层的优秀教师、高分学生层层掐尖、层层抽血,导致区域教育“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区域教育生态。
4、城区教育“大校大班”。“优质学校”人满为患,由于学生人数太多,班额太大,体育课、实验课等几乎无法正常开设,而且由于教师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多数学生的受教育质量也大打折扣。国外普遍实行了小班化教学,而我国的县、市两级城区义务教育班额逐年加大,多者高达七八十人。
5、以“重点班”、“特长班”为名堂进行的分班。在考试“指挥棒”下的教育,学校“优其优、劣其劣”的“因材施教”,让所谓的“中差生”丧失信心、厌学恨学。
6、教师结构与西方国家正好相反。我们国家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越往下要求越低;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乡镇、农村,教师越往下整体素质越低。上边教师超编,下边教师不足。美其名曰:人往高处走。西方国家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越往下要求越高;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乡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并没有明显差距。
7、学习结构和要求我国与西方国家正好相反。西方国家小时候以玩耍为主,在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学习非常轻松。到了高中特别是大学,孩子年龄大了,学习的内容和压力不断提升,实验室、图书阅览室24小时不关门,学生在图书室学习查找资料,在实验室做实验搞创新,进大学门容易,出大学门难,不好好学习就很难走出大学的校门。我国的教育小时候该玩时不让玩,考上大学后应该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候,却又不去学了。
……
学生累、教师累、家长累?全民为教育而累,教育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教育的天空布满了浓厚的雾霾,不论是政策也好,做法也好,都是以牺牲大多数学校的利益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代价的,都违反了教育规律、破坏了教育公平。
大班好还是小班好?优秀教师重点放在小学还是大学?学习是小时候轻松点好还是大了轻松点好?这些路人皆知的道理,为什么在我们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就背道而驰呢?还好意思口口声声遵循规律、科学发展。
从根本上看,破坏教育生态的元凶是功利化教育,教师与学生的功利之源,在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功利心态,在于用政绩指标来管理学校和教育。作为教育生态链顶端的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理应承担起治理教育雾霾恢复教育生态的重大责任。
我们期待教育的环保治理早日被唤醒?让孩子们早一天在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中轻松呼吸、自由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