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的知识不但要会更要能生长
(2014-05-23 15:44:18)
标签:
知识要能生长教育 |
分类: 学习方法 |
现在 许多老师很注重知识的传递性但忽视了知识的生长性。老师教什么、怎么教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是老师少教或不教了,正如医院以病人为中心,难道病人看病时医生要闭嘴吗?病人要说出哪个部位的症状,医生帮助做判断、诊疗。现在有些学校硬性规定上课只能讲几分钟是错误的,这种硬性规定是校长的行政命令,不是规律。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自己学习。
如何掌握学习机理?老师要让学生看不见的看见,感知不到的要感知到,外在感觉转化为内部思维。孤立的知识要相互联系起来。
(1)一个知识点要学习全面,譬如:
冷:不只是温度低,还有不热情、冷漠、冷门、冷落;
鸡:有客观的鸡,还有脑子里的鸡、字面的鸡;
(2)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教语文(文科),譬如:
有位老师让学生以“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声音,学生共搜到400多个不重复的声音,去掉偏僻少见的声音还剩下99个,要求每位学生以一种声音为题写篇作文。99种声音太多了,当今后再遇到类似作文题学生还是无从下手。指导专家把声音分类后发现,自然界中只有五种声音:自然声、生物声、生理声、心理声、社会声,以这五种声音写作文,班内交流,这一类的问题就很容易掌握了。
(3)只教结果违背认识规律时有发生,譬如:
(-3)X(-3)=9,负负为啥得正?
(4)小学很重要的是培养形象思维。8+8+8+8+8=?与8X5=?区别在哪里?一个是形象思维,一个是抽象思维。小学过早背乘法口角不利于形象思维培养。
(5)语文学什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习语感。譬如:
这是一只杯子,这是一个鼠标;
鸟语从这边传来,清风从这边吹来;
蜜蜂不仅是酿蜜,而且是酿造甜蜜的生活。
这三组那组的语感更像语文?这是北京市2013年高考5分的一道题,小学就可以学到这种程度,学语文难吗?
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就是要把隐藏的“机理”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