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你准备好了吗?
(2014-04-29 16:18:54)
标签:
大数据教育 |
分类: 视点.争鸣 |
新一轮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已然随着硬件的高速革新和软件的高度智能无法抗拒地推到了我们面前。作为教育人应该如何面对?唯有掌握良好的“冲浪”技术,具备相应的预判能力才能逐浪前行,甚至是在浪尖优雅起舞。
处于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是课堂,而是线上学习越来越成为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成为交流学习成果,答疑解惑的场所,比尔•盖茨声称,“五年以后,你将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如此一来,学习行为的数据将自动留存,更易于后期的学习行为评价和评估,教师不再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分析学生的学习中偏好,难点以及共同点等,只要通过分析整合学习的行为记录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学习过程中规律,这样对教师的下一步工作重点有指导意义。并且线上学习能做到个性化教学,根据个人的学习数据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辅导。利用数据挖掘的关联分析和演变分析等功能,在学生管理数据库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可得知各种行为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大数据是教育未来的根基。没有数据的留存和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只能流于形式,大数据的发展使得教育面临新的一场革命,谁能更好把握大数据,谁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被技术改变的教育,也许你曾不敢想象
2011年秋天,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的一门网上课程:190多个国家共16万学生参加学习,22000人通过了考试、获得了认证。课程的讲授者Thrun教授,离职创办了一家在线教育网站Udacity。现提供11门课程:数学、物理、统计学、软件等等,提供认证、并将1%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直接输送给全世界最好的公司,从中收取中介费;今年4月,商业网站
目前仅就知识而言,教育资源所经历的平台开放时代、内容开放时代、校园开放时代是前所未有的。教育正在进行或者未来必定主流的模式将是:视频成为主要载体,教育资源极其丰富;翻转课堂;按需学习;终生学习;不以年龄划线;远程教育的提法将消失;距离不再是问题,在学校之外发生等等。
教育是自组织行为,勤奋而无天分的老师有点可怕
千百年来,教育工作者试图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做的工作是:将提炼过的教师的思维逻辑或者书本的思维逻辑连同知识容量一起拷贝到学生的大脑中。事实证明这些努力部分有效,这种标准化的规模化的教育,确实保证的教育的基准水平。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却是,每个时代顶级的聪明的人,似乎都不是这样拷贝出来的,因此才有了“大师无师”的感慨。随着信息学和行为学的研究深入,人们逐渐才认识到,教育真正的最高境界,是发掘学生自身原有的动力和天分。
学习既然是一个自组织的行为,教师和教学机构的定位确实受到挑战,而另外一方面,随着网络资源的普及和开放,在线教育如果仅仅是将传统的课堂搬上网络,也许更加不适合学习的原有规律。一旦有新的技术改变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模式,人类学习的方式马上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于学习来说,在信息技术革命的今天,教化在撤退,支持在推进。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是技术方法的教化,而是支持与服务。人作为万物之灵,本身就有自然的逻辑和自组织的能力,发掘它,才是正路。新的教育发生的革命,并不是传统的课堂搬上在线,而是技术解放了人们原有的天分,使原本千百年来被庸师耽误的学生,成倍地生长出来。
在这场教育的革命中,最可怕的教育不是没有教育资源,也许是:毫无天分的教师还在勤奋地工作。
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数字校园实验工作,设立
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是一个大转变的时代,教学的各种力量在重新洗牌。技术从外围,给教师增加了新的“竞争对手”,从内部,促进教学过程的变更。技术又导致了学生预期、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学生队伍变了,不好带了,但是这中间,不知藏了多少的机遇,等着有心的老师去发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