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普报告:给学生生命里播撒科学种子

(2014-03-06 15:17:48)
标签:

科普报告

校本课程

意义

教育

分类: 呐喊.建议

    青少年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能够听上100场科普报告,这些学生无疑是幸福的,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巨大影响。

 

    一只小蚂蚁在苹果上爬来爬去,无从下口。一只手为它掀开一点苹果皮,于是小蚂蚁尝到苹果的甜头,就钻了进去。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就好比科学知识的宝库。科普就像掀开一点的苹果皮儿,为“小蚂蚁”们打开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摘自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简介)

    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并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些重大科学思想和技术成就的传播、普及,曾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

    科普有哪些主要特点 
    1、从传播目的看,科普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质。
    2、从传播内容看,科普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制周期的限制,可以随时把最新科学思想和最新科技成果向公众传播,以适应当代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形势需要。
    3、从传播的形式看,科普形式多样,途径灵活,因需施普,因材施教,有利于人的个性和特长发展,由此,科普是群众性的。同时,通过实验、示范、培训、交流、服务,把科普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可直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科普报告是科学家将长期以来进行科学研究获取的丰富知识、珍贵的图片和资料,以浅显、通俗、幽默的语言,讲授深奥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介绍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介绍科学家的拼搏、创新精神。

    科普报告会突出知识性、科学性和通俗性,更强调趣味性和新颖性,采取互动式演讲方式,与讨论和交流相结合。青少年与科学家、地方各个领域专家零距离接触,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能够引起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科普内容设计社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每个地区都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建立国家、省、市、县多级科普讲师团,重点发挥好区域讲师团的作用,在中小学每学期有计划地开展几次科普,这比有些所谓“校本课程”效果要好得多,能够进一步打开青少年的视野,增强科学知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进一步帮助他们确立和巩固自己的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