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如何撰写教学论文(王玉强)

(2014-01-01 06:38:22)
标签:

教师

论文

发表

教育

分类: 阅读与写作

1、中文核心期刊是一个诱惑

我看了一下全国各省评选正高级教师的条件,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须在全国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至少一篇文章以上。这是必需的,否则一票否决。从这次山东评选正高来看也是如此。如果推荐到省里,也会马上被刷下。这次山东省各地市推荐正高级名额是350名,推荐到省里以后,省里不是马上评选,而是再进行条件的甄别。真正符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或有专著)这个条件的只有176名,这176名教师才最后正式推荐评选。最终共评正高148名。也说明这个道理。

作为语文的核心刊物,官方2012年第六版公布的只有三本——《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大主办)《语文建设》(国家语委主办)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主办)。部分年度评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曾经还有《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等。

在这些刊物上我都发表了很多文章,都是以一个普通作者投稿的,没有任何关系。记得刚当教师时,《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最容易投稿,而《语文学习》很难发表。于是我就专攻《语文学习》,在这个刊物举办“全国中学生微型作文比赛”时,我的学生张泽军的微型作文《工地暮色》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第一名,我也因为品评获奖的19篇微型作文,写作了《碧天里的星星》,终于在《语文学习》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近几年,反而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文章多了,而在其他刊物发的少了。当然,《语文建设》《语文月刊》也有发表。

我的观点是,要发表文章就要问鼎中学语文刊物的最高点,向最有影响的全国刊物看齐。

2、要细细地研究刊物

作为一位教师,要想发展自己,或为了顺利评选正高,必需在上述刊物上发表论文。如何发表呢?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自己订这几本刊物中的一两本刊物,然后自己阅读刊物。就是要研究刊物,我的经验是至少你要研究这本刊物一年的时间,知道刊物需要什么文章,喜欢发表什么文章,文章的长度是多少。进而研究自己的教学,自己的教学与刊物发表的文章,有哪一些是自己可以或者说是能够写的,就是达到“我也能写”的心理冲动。

 就是研究刊物,从中找到自己教学喜欢或擅长的方面与刊物发表文章的切合点。只有找到这个切合点,找到这个突破口,那就好办了,你就按照人家的语言风格,论文的语言,去完成自己的论文。

 3、静悄悄地写作

写论文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选取相对安静的环境,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写作,不要别人打扰。我的写作感受是,必须在夜晚或者星期天、节假日,自己在书房里写作才行。人声嘈杂,在办公室里是永远写不成的。     

论文的语言,也是有讲究的。就是不要描述的语言,要借鉴人家的语言风格,表述方式,阐明事例,申明主张。

写论文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事,必须树立自己研究的目的,有恒心。如果仅仅是为了评职称,我想你也很难发表的。为什么?因为你不春天播种,是不会秋天收获的。你为了评职称,你只是一时兴起,也不会认真研究刊物,也不会把写作作为自己研究的目的,你就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你能发表吗?当然,有时候,可能出于评职称的需要,而自己也深深痴迷研究刊物、撰写论文了,那么你尽管出于个人的功利,但最后却达到了以研究语文为目的了,那到另当别论了。

 4、围绕一个主题的行动

论文的写作是有规律的。我的经验是文章必须有一个中心与主题。

 一篇文章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写作,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解释。例如,我曾在《中学语文教学》发表过十几篇文章,就是围绕一个中心或主题写作的。这些论文的题目是《文章来自细致的观察——从一篇科学小品的写作说起》《辩证性——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看<</SPAN>背景>,说<</SPAN>背影>》《丰富、全面、新颖——十六年全国高考作文评述》《说说我们的课外小报》《学点议论句式》等等。

  5、题目是思想的脸庞

 文章的题目很关键,它是文章的眼睛,也是你的思想的脸庞。

 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定不同的文章题目。例如,我写了几组读书的片段,发给上海的《语文学习》,这本刊物是讲究诗意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充满诗意的,灵动的,新颖的。这本刊物是很难发表文章的。我给这组读书的片段选取了一个名字《窗前谁种思想树》。这是来自李清照的诗句,我给她改动了,由“窗前谁种芭蕉树”改为“窗前谁种思想树”,一词之改,大有深意,也把书里的大家思想给突出出来了。

 编辑部来信说,你的这组读书的文章是很新颖的,我们从来也没有发表过这样的文章,我申请一下看看。结果给全文发表了。

 6、要有新颖的独见

 论文要有创新的新颖的东西,才会容易发表。

 创新的东西有三点:一是新的发现。就是自己对教材、对习见的观点、对注释、对文章的主题等等,有新的发现,新的主张,可以写写。但这些理论一定要有证据;二是综合评述。就是把很多观点,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对每年的高考作文进行独到的分析,也是自己的研究方面。三是自己的做法。这也是与别人不同的方面,就是自己的做法。我曾经在教学一线时让学生办手抄报,每天两期,一干三年。我曾经撰文《谈谈我们的课外小报》,分文摘报、文选报、小草在歌唱三个阶段写作,就是自己的实践总结。

 7、最佳字数是两千字

 论文的发表也有相对的字数限制,一般的论文最好在2000字内。你写的时间长了,有经验了,也可以根据刊物的不同有所调整。

 因为办刊物的人手很少,就是三四个人。他们根本不会对你的稿件进行修改的,也不会简单的删节。所以你要保证一遍成功,一字不改的。那么,你要对投出的稿件反复修改才好,更不能出现错别字。那也是致命的。有可能因为错别字就被淘汰了。

还有一个原因,一本刊物的一页,一般就会发表1500多字。你可以写在1500字左右,这样也容易发表的。

 8、连续投稿增加命中指数

 这是我的一个经验。就是连续对一个刊物连续投稿,至少三次。当然必须是不同的文章了。

为何?因为一本刊物,你反复投稿,一月一篇,连续寄发。他们就会觉得你是十分真诚的,是很用功的,也是很坚持的。估计你的第四篇文章就可能被发表了。

我曾经做过此事,也收获了。那是投稿《中学语文教学》。刚工作的第一年,我们高青一中的孟庆忠老师是语文组长,他曾经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过分析古文的文章,很有见底。他也鼓励我们年青教师积极写论文。于是,我刚刚20岁,师专毕业,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不甘示落,于是就连续给北京的《中学语文教学》投稿。那时确实年轻,又有时间,就是熬夜,周末不回家,在办公室写作。我曾经达到一周写一篇论文,连续投给编辑部。那时没有网络,就是书写啊。周一写完寄发,等周末回复,如果没有回复,就可能录用了。但是我大都收到的是“大作收悉,不适发表,请投它刊”的文字。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给《中学语文教学》反复投稿三四次之后,果然开始发表了,我高兴啊。

我曾经问主编孙移山,为何三次投稿后就开始发表了呢?他说:主要是你的文章符合发表的要求了。第一篇你的文章肯定幼稚,之后你再写就有进步了,你再学习别人的文章,研究刊物的经验,你再写,再改,等你写完第三篇时,你的文章就达到发表的水平了。这才是根本原因啊。

 9、写作应该是你的常态

 你不要渴望一蹴而就,也不要浅尝辄止,你确实要把研究作为事业来对待,你的教学才会长久,你的教学艺术才会常青。

写论文只是你的教学教研的一个小小的浪花,你只要把教研作为自己教学生涯的终极目标,那写论文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果你的教学只是糊口,只是随波逐流,只是人云亦云,只是光盯着分数,只是按部就班,只是满足现实,你就没有前途,你的教学生命就没有闪光的时候。只有把教学作为事业,作为研究的起点,作为工作的乐趣,作为享受,作为一生的依托与努力的方向,作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创造者,时时提醒自己——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今天的教学不是昨天的教学,今天的创新在哪里?我向优秀者学习了多少?我今天探索了吗?我今天的收获是什么?我今天有什么文字写就了?我这一个月是不是要写点什么东西?我这一个学期发表了什么?与全国的教师分享了什么?等等。那么,你的语文教学教研的春天就会到来了。

我企盼着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研成果开花,我喜欢听开花的声音,那是静谧的、十分美妙的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