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价标准建设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2013-08-09 08:31:59)
标签:

评价标准

教育

分类: 报刊发文

(本文发表于山东教育报8月5日第四版)

近期,网上对英国和我国的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操作性议论较多,网传《英国儿童十大宣言》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6、不与陌生人说话;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10、坏人可以骗。《英国小学生行为规范》1、用温和的言辞;2、能帮则帮;3、分享;4、倾听别人要说的话;5、诚实真实;6、说和做前要思考;7、记得礼节;8、控制住情绪;9、考虑别人的感受;10、公平竞赛。我国的《小学生行为规范》近年来进行修订后,与时俱进、改进了许多,但与英国的这份“小学生规范”相比,操作性还是差了一些,如我们的《规范》中提到的“热爱科学”、“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显得较为空泛,不光是学生,甚至是老师和家长都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培养。

评价是改革的推进器,改变评价制度本身就是改革的一部分。推进教育科学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科学标准,向管理要效益更需要科学的标准。近年来,有标准不认真执行是个普遍问题,标准不规范不科学则是个大问题,没有标准的问题就更加的突出了。

一是有标准不认真执行的问题依然十分普遍。教育经费、教师编制、办学条件等都是有明确标准的,在不少地方有些标准没能得到较好落实,尽管有些标准的完善始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即使这种偏低的标准不少地方也没落实到位,譬如,课程改革后课程设置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教师编制改革严重滞后,课改接近十年的时候,新的编制标准才迟迟拿出来,教师配备问题是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有一定的时间过渡衔接,类似的标准严重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进程。

    二是标准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非常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文件、规定很多,在组织、管理、研究等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但效果一直不尽人意。德育为什么软而不硬,虚而不实,效果不佳呢?就是标准不科学的问题,大家都不清楚抓德育的具体标准到底是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

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更是百花齐放、多种多样,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生本课堂、绿色课堂等等,所谓的标准一个学校一个规定,一个专家一套说法,既不规范也不科学,因此,老师们落实起来就非常困难。更有甚者,很多学校将一堂好课的12条标准都挂在墙上,奉为经典,好课的标准不是面向全体的而是对少数人的要求,研制标准要考虑其普适性,要研究面向大多数的合格要求的标准,这是全体教师都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过高的标准等于虚摆设。

教师评优标准的弊端也不少,目前的评优标准都是滚雪球式的,在一所学校荣誉都集中在个别人身上,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XX名师等等集一身,教研组认同吗?学校认同吗?不认同又有何法,就他符合标准。这样的评选不仅不能评出积极性,而且评出了怨气,评出了对标准的一片指责声,这样的评优标准该不该修订完善呢?

三是很多重要领域至今仍没有明确标准。目前教育质量没有明确标准。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国60多年了,国家、省、市、县到学校还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教育质量标准,没有质量标准,提高教育质量从何谈起呢?这也正是大家追求升学率根源所在,高考的标准最明确,它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课本,有明确的标准尺度,学校管理人员好抓、会抓、能抓出成效。

育人也没有规范明确的标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的标准明确,老师们都清楚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然而,育人的标准是什么呢?平时到每处学校我都留意这方面的标准要求,曾多次在网上搜索这方面的资料,但至今也没找到具体的、规范的、可操作的育人的标准要求。一个堂堂大国,竟连“教育质量”、“育人”这样的天字号大事都没有明确标准,基层做不好到底该怪谁呢?

减负难、解决择校难……这诸多难题背后是不是缺乏科学的标准呢?有标准不执行是个组织原则和态度问题,标准不科学就可能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重后果,没有标准就缺少了推动工作的依据和准则。因此,建立起教育各个重要领域规范科学的评价标准,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指挥棒,这项工作务必要摆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日程上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