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缺“思想传播”缺的是“思想制造”
(2013-06-25 16:27:14)
标签:
思想传播思想制造教育 |
分类: 视点.争鸣 |
孔子在复兴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上由“亲亲”主张了“贤贤”,因此,他成了孔子。鲁迅发现了中国礼教的“吃人”真面目而提出了“立人”的新思想,他成了鲁迅。孔子和鲁迅是思想大师,他们为中国文化的进步事业创立了新的发展方向。
再观我们的教育学、心理学,从头到尾除了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几乎看不到“中国教育思想、心理理论”的影子。课程改革后,进口了许多国外的理念、思想,但我们自己并没有制造出什么新思想、新理念。
有些研究文章篇幅不足5000字,注释足足200条,是借鉴与传播,哪里有什么创造呢?
一年一年,我们研究的成果如山一般,然而,我就怀疑那些所谓的成果除了作者和编辑之外,还有谁有心情去细细研读,以求精神的滋养。再者,那些文章究竟闪耀着多少思想的光辉,又有几多人性的色彩呢?
王国维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早在1911年以前就已经绝迹了,这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