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多少教育政策是在“瞎折腾”

(2013-06-24 11:58:00)
标签:

教育政策

折腾

教育

分类: 阚侃教育

 

打破教师铁饭碗。近日,教育部放出教师资格五年一注册,定期考核师德,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的被称为打破教师铁饭碗的制度。这是教育砖家在向教育界扔出的又一块可笑之至又很伤人心的可恶之砖。中国这么大,还没有听说教师因为年度考核而被解聘的事情。农村教师缺编严重,代课无编教师还大有人在,教师资格五年一注册”一定会沦为一种审查教师资格证形式,劳民伤财。

“班主任有批评学生的权利”。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里用适当的方法批评和教育学生。”让人感到一点点惊讶的是,无论教师还是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一直都有表扬和批评学生的权利,没人剥夺这种权利,为什么要恢复呢?这不是废话吗?这跟医生有权利治疗病人的疾病一样。 

“减轻课业负担”。从1988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到2000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再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学校减负的规划。自1987年中国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以来,“减负”已成为中国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路上一道绕不开的坎儿。几十年来,“减负”已成了中国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的老话题,然而三令五申换来的却是“学生越减越累”的尴尬,政府部门每次出台的“减负令”也造成了学校怕、孩子忧、家长怨的尴尬局面。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政府发的禁令越少越好,政府频繁发出禁令,其实是对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干涉。目前单一的评价体系中,即使政府减负令不断,也很难让家长、学校,甚至学生自己对减负抱有理性思考。

“禁止有偿家教”。疯狂的“有偿家教”无疑是当下“教育乱象”的畸形产儿。 在升学压力、社会竞争等各种因素压迫下,许多家长选择培训班是无奈之举,也是真实需要,正榜生与择校生,一分之差万元之差,托关系、走门子也上不了学,家长能不急吗?但是,疯狂的“有偿家教”屡禁不止,愈演愈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反观上述政策的制定,条条禁令”仿佛一堆废纸,不少规定”形同虚设,是人们的法制意识淡漠?还是这些法规本身就不符合实际?存在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还是打着规范办学行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旗号在干违背规律、不尊重事实、形式主义的东西。禁止不让做什么是件很容易的事,拿出让做什么的政策是件很难的事,政策制定者要敢于干点难事简单地针对表象立法,立了法却又很难执行,这本身就失去了法律法规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