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
(2013-05-24 09:03:46)
标签:
正确对待孩子错误教育 |
分类: 家校共育 |
西方国家的道德和法律有这样一个底线:让每一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作为老师,也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尊严地生活与学习!这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老师不能因为自己拥有教育学生的权力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的尊严绝非来自老师的恩惠和赏赐,而是发自于每一个老师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敬畏,对平等个体的尊重。当我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面对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当我们以平视甚至仰视的视角去观照我们的学生时,当我们充分意识到了我们的学生都具有不可侵犯的尊严,我们还会无视其作为“人”的存在而有意无意地伤害我们的学生吗?
应该说每个人的成长不可能不犯错误,每个学生都会面对成长的烦恼,每一个年龄段,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相似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犯错可能是无心之错,原因是学生缺乏经验,对行为的后果不能预见,这些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学生犯错可能是有意之错,有好的动机但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好心办坏事,帮倒忙,比如想帮妈妈洗碗却摔碎了一摞盘子;学生犯错可能是无理之错,想要发泻、报复或攻击谁,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协调不好本能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的犯错就像在学习中遇到难题,老师要像解题一样帮助学生去分析。首先要分析学生行为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好的,先表扬他,以减轻学生的焦虑;再看方法对不对,方法不错,或部分不错,肯定他,让他知道部分行为还是被认同的;最后看结果如何,错误怎样形成。学生也许开始以为自己是对的,教师需要告诉他,任何行为不仅满足自己的需要,还需要别人的认同,要得到认同,就要遵守共同的规则,从而告诉他通常有哪些处世的规则。通过这样的教导,学生很快会从犯错中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同样的错误也不会一犯再犯。
因此,教育要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家长、老师、社会爱的滋润,爱品学兼优的学生,也爱那些“问题学生”。特别是那些为数不少的单亲、离异、重组家庭的学生和那些性格内向、心理封闭、身体残障的学生,更需要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沟通、交流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