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较差的学校:怎么用好艺术考试的政策
(2013-03-01 06:50:04)
标签:
艺术考试文理分科教育 |
分类: 经验.评价 |
多年来,高一成绩好坏成了高二文、理和艺术类学生分科的主要依据,人为破坏了按兴趣、爱好和梦想去选择学习方向的教育生态。限制了很多本应该能上大学甚至是好大学的学生的升学之路。
这是高考政策“指挥棒”指挥的结果,说实在的,艺考才是真正的“应试教育”。大多是在高二的时候才转学艺术的,有的甚至是在高三的时候才开始学,根本谈不上什么基础和天赋。艺术培训实质上就变成了强化的“应试培训”。既然有这样的政策,为什么不去研究,不去利用呢?
过去在一个县、市范围的考生中,文、理的大体比例是1:4,这与高考文理录取的比例是大体相当的。
近几年,艺术类高考已经成为绝大部分文化课成绩不好的考生进入象牙塔的必选之路。估计一百个里面也就有几个可能是真的有些艺术天赋,或是对艺术感兴趣,其他的绝大部分考生都是为了上大学。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学艺术,录取学校的层次还是比较理想的。这就告诉大家,生源较好学校班里后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学生升学,如果走艺考之路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二三流生源的学校,文化课走一本、二本比较困难,对班里的前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直接侧重艺术类,升入理想大学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有些学校若在文理和艺术类学生结构上做合理的调整,既能更大限度的符合学生的愿望,又能更多的输送一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