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2012-10-18 10:47:35)
标签:

教育

思考力

分类: 学习方法

    思考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就教育来说,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只有将学生的思考力培养出来了,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思考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去发现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创造情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不同的环境、不同状态下去思考问题,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要让学生学会从定量分析中把握发展趋势,从量变的积累中把握发展的本质,整体、动态的分析事物, “近看其姿,远看其势”,“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讲一点与众不同的见解,把一些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概括,把抽象的概念、定义形象化、具体化。最终要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分析,会综合;能预见,会归纳;能比较,会鉴别;能抽象,会概括;能领会,会发挥。使思考力不断深化和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我们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靠什么呢?其核心还是学生思考力的培养。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探索知识,让学生带着挑剔的眼光来看待知识,让他们能从一些平常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去探求事物的本质的能力。

    培养思考力,就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感悟和体验思考的价值和快乐。学习知识不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结果,更是为了探求知识创造的过程,探求知识产生形成的根源,融通借鉴,学以致用,产生出新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成果,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劳动结晶。我们只有让学生探求知识的来源,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把握知识的内涵,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的思考力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知识的积累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力不断得到锻炼的过程。一个概念,我们只让学生记住了,会写了,但是学生对这个概念的认识还是表象的,至于让学生真正的把握这个概念的意义,只有这个概念的含义经过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东西,这时我们才可以说学生掌握了这个概念。而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充分的挖掘概念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透过概念,把握概念背后的思维,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我们的教育只有真正转到这样的过程中来,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素质提高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