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新人才标准应把握的几个基本点
(2010-06-08 08:15:53)
|
|
何谓人才?历史时期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人才观和人才标准。历史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可谓人才,骁勇善战决胜杀场的武将吕布可谓人才,不顾生死直言进谏的大臣魏征可谓人才,自刎巫江荡气回肠的楚将项羽也可谓人才。“为我所用”作为历史人才观,没有特定标准,不能形成体系,已不适应今天的形势。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国际地位、人民生活都在稳步提升。在这个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了我国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党把科学的人才观作为“三观”之一明确地提出来,可见人才之重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用好人,用对人,培养新时期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是新时期人才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内容。人至关重要,人才尤为重要。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当代人新的历史使命,对于人才的要求必然会有新的标准。确定新时期人才标准应把握以下几下基本点:
一、思想品质,是主导一个人行为导向的根本所在
党选干部,以德为先。所谓德即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从大的方面说,他是否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否拥护党的领导,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以国家兴亡为已任;从小的方面说,德即一个人的人品,他是否正直,是否诚实,对待困难是否退缩,对待荣誉是否计较等等。一个思想品德过硬的干部,可以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孔繁森、焦裕禄就是我党优秀干部的典范;相反,思想品质不过关的干部,他的能力越大,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近年查处的一桩桩、一件件党内领导干部贪污腐败案件,都是最强有力的证明。因此,在确定人才标准上,德应为首要的先决条件。反映一个人思想品质优劣有三个方面:
一是正确的人生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一种人生观,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是一种人生观,醉生梦死及时行乐同样是一种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是新时期人才的重要标准,指导人们走一条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道路。
二是良好的自律意识。
在各种诱惑面前,自律就是对每一个人才的考验。一个人再有学识,再有能力,如经不住诱惑,不仅会葬送个人前途,还会对国家和集体造成莫大的损失。因此,在选才用才时应当将自律性作为主要条件,严格把关。
三是坚强的党性原则。实际工作,错综复杂,经常会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上级指示与党的原则相违背的时候以及人情与政策相矛盾的时候,这时如何取舍全靠党性原则来把握。有了它,自然就会顾大局舍私利。
二、知识结构,是形成一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要条件
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肩负的是发展经济、振兴祖国的历史使命。国家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需要有一定文化基础、了解社会、能和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人。这就要求今天的人才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和修养:
一是文化学识。虽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但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的人已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形势,即便他在某个领域做出较好的成绩,也很难将所取得的成绩上升到一定高度加以推广。学历虽然不能代表一切,却能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所达到的个人修养的程度。
二是谈吐应对。谈吐应对是一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的外在表现。好的知识和修养,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不间断地自我充实才能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当今的人才,尤其各个领域的管理干部,谈吐应对是让他人信服和领导力的最直观的体现。
三是待人处事。真诚善意地对待周围的每个人,宽容大度地处理每一件事情,是一个人个人修养的另一种表现,也是一个人领导力的重要表现。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公平地处理问题,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才会形成一个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
四是行为习惯。有专家论证,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的行为习惯,确实如此,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决定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决定他严谨的生活作风,决定他从容的应对事务,同时决定他付诸实践的能力。一个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必定是一个有原则、有抱负,脚踏实地并且实事求是的人。
三、身体条件,是保证一个人献身事业的前提基础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什么爱国爱家、爱岗敬业都是纸上谈兵,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即要做到身心健康:
一是身体健康。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能够做事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才能承担起强大的工作压力,才能在关键时刻冲在前面,靠前指挥,才能不被繁重的工作所压倒。
二是心理健康。当前社会对健康的标准已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健康了,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一个普通人尚提出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更何况人才?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一个自卑多疑的人,一定是不具备健全心态的人,纵使有再高的技能,也不能适应社会,一个行为极端的人是不能称其为人才的。
三是适应能力。一个合格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该是一个能在最短时间内熟悉环境,并与他人愉快合作的人。反之,处处与人格格不入,或坚持自我本位的人,都可能影响工作的进程,并扰乱整体前进的脚步,造成个人有志难伸、企业前途难展的困境。
四、综合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工作成败的必备条件
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还是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作为人才都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是专业水平。在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一定是这个专业的佼佼者,掌握这个领域的最高技能和最先进的信息,引领专业的技术进步。
二是求知欲望。为学之道不进则退,当今科技在不断进步,信息日日更新,只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保证他保持行业领先,才能保证他与时代同步,才能保证他敏锐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才能不断引领行业向前发展。
三是决断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重大问题的决策,充分表现一个人的应对能力和决断能力,快速反应、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科学理智具有前瞻性地做出决策,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一个必备素质。
四是创新观念。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社会的进步源于不断地创新,一个具有创新理念的领导者才能引领他的团队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才能不断地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五、工作态度,是提升一个人工作成绩的先决条件
求真务实是我党的一贯要求,一个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是决定一个人工作成败的关键。一个有能力、有水平的人如果没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就容易偏离正轨和造成工作上的浮夸。良好的工作态度应该包括:
一是团队精神。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集多人的努力才能得到,使一个团队具有凝聚力,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才能,带出一支有战斗力的集体,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做到的事情。团队精神不仅领导者自身必须具备,同时还要将这种在他所在的集体中充分发扬。
二是敬业精神。人与人之间本无较大差别,但实际的工作结果却会有天壤之别,敬业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结果。一个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人,一个遇到挫折不屈不挠的人,一个不成功绝不罢休的人,必定是一个取得优异成果的人。
六、工作业绩,是考核一个人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
综合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和综合水平,要拿工作业绩来说话,只有成果是最具说服力的。医生要攻克医学难关,科学领域要有科研成果,企业领导者要拿经济实力说话,领导干部更是如此,社会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稳定的程度等等都足以说明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成果。
新时期需要人才,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不能缺少人才,人才标准将更加全面,人才体系也将更加完善。每一个希望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都应按照新时期的人才标准对照自己,把握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成为社会需要的真正的人才。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