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阚兆成
阚兆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299
  • 关注人气:4,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多想睡在清华的操场上(杨禹)

(2009-11-13 09:27:04)
标签:

清华

操场

教育

分类: 人生.健康
     前些日子骂北大的特别多。彼时秃哥就有些着急,怎么没人关照清华?枪打出头鸟,鸟语才花香。如果没枪打你,只说明你出头不够,业绩不强。况且,清华人宁肯输给香港某大,也是不能输给邻居北大的。这两天,百多名清华新生家长夜宿操场一事,坊间议论得风生水起。秃哥一方面替清华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又觉得各界议论或说“清华冷漠”,或说“教育致贫”,或说“家长溺爱”,大都思维老套、不得要领,搞得秃哥不能不站出来,说点关于被窝子的掏心窝子的话。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睡在清华的操场上。倘有此殊荣,说明那一夜我的儿子或闺女就躺在操场边的学生宿舍楼里。清华的操场有容乃大,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但是,高考独木桥的那一边,有好几百万考生家长眼巴巴地看着我蜷缩在地的身影,羡慕得流口水呢。再看那高考、中考、小升初的考场外,还有N多家长,恨不得一步跃进清华园,抢我的被窝,就像抢徐静蕾的沙发。有报纸上写,夜宿操场的家长们心里一定是冷的。这些记者简直胡扯,肯定不是咱清华新闻传播学院李希光老师教出来的。李老师曾指出,请不要妖魔化中国。我躺在操场上指出,请不要妖魔化清华的操场。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睡在清华的操场上。能在此安卧而眠,说明清华的治安很好,为人父母者,就此也可安心回乡了。那紫荆学生公寓前的大操场,本就有着不凡的名校气派。入夜,宿舍楼群里千盏灯光齐亮,篮球架前精力过剩的黑影憧憧。卧于此,书香与汗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滋阴养肺,夜不忍寐。且这偌大个清华园,可供我以地为榻、以天为被的好去处,又岂止一个。大礼堂前的草坪上,泛着夏末秋初的白月光;荷塘孤岛的小径间,青石板,木雕梁,亭台水榭廊为床。槛外山光好,窗中云影多,那水木清华边的长椅上,必定还有青葱恋人的余温;那图书馆门前的石阶上,晨曦中前来抢座的少年读书郎,或可用脚步唤我起床。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睡在清华的操场上。在温饱不济的干涩年代里,父母亲友们蜂拥送子,一律被抨击为“过分溺爱”。时下仍如此立论,未免简单,少了点与时俱进的风尚。人生快意,就在于能与至爱亲人共逢其盛;幸福指数,就体现在将一人的隆重,变成全家的典礼。踏入大学校门,既然是为子女者一生中的重要时刻,为什么为父母者不可同来分享其中的荣耀、激动与好奇?N多父母,在孩子离家那一刻,心中涌起超多的眷恋。去看一眼孩子的校园、床榻与书桌,此后N年,思念亦有了承重的载体。倘若那操场的一角曾染上老爸老妈的气息,后辈晚生从此也有了感恩的一方仪仗。这早已不是什么溺爱之需,而是当代人相互关照与尊重的心灵之需。家境殷实者可享此乐,家徒四壁者也有此需求。相形之下,那操场一夜,又何足挂齿。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睡在清华的操场上。厚德载物,物以类聚,聚精会神,这说的是清华人之专心致学;自强不息,息事宁人,人言可畏,这说的是名校之身立潮头,难免众说纷纭。倘若清华如某些人畅想的那样“不冷漠”,勉力将家长们悉数招待,那么明年就会有N倍的家长涌来,后年就是N之N倍。不可收拾之下,清华就不是在办学,而是在办社会了。此番百多家长夜宿操场,清华校方既然此前已有所提示并量力而为,就无可指摘。那百多儿女将来如何回报爹娘至爱,亦无须我等操心。

    唯有一点遗憾,就是不见有公益类的社会团体前来嘘寒问暖,送一被一枕;不见有教授院士前来促膝夜谈,送师者关爱。这是书本之外师生关联渐少的一点点遗憾,也是我国现代社会之文明尚缺少润滑剂的具体表现。1950年代,秃哥老父只身进京上大学,穷得打着赤脚。人大的辅导员老师,给他拿来了第一双鞋。1990年代,老父已是人大博导,见学生有难,很平静地支援衣被钱物。大学,历来是写意之处。除了靠制度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也需时刻靠人与人的交流来传递这个学校的精神与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夜宿操场者心甘情愿,但清华人也不是没有改进的余地。

    至于“教育致贫”才造成家长夜宿操场一说,秃哥以为略显牵强。不仅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而且适当的贫富阶梯,正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更何况,精神的需求,常与物质无关。1990年代某个秋日,秃哥还在清华供职,参与新生接待。尤记得那天清晨,从校园一长椅上唤起一和衣而眠的新生家长。我等歉意满怀,那西北汉子却脸色微红,喃喃八字:“睡得香,睡得香,挺好”。随后,他便一溜烟跑开,说是要去看看他儿子在清华学生食堂的第一顿早饭。

    这一剪父亲的背影,令秃哥眼热,与贫富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