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教育缺少的东西

(2009-08-20 11:09:18)
标签:

我国教育

缺少的东西

教育

分类: 视点.争鸣
 
    缺钱。我国广大农村的学校缺钱,我们有很多教师工资没有如期发放到位;我们有很多学生根本上不起学,我们有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象样的校舍。虽然说我们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应该是所有学生都能入学,各级政府在财政上充分地保障我们的学校、教师和学生,现在还有没有做到。最近中央召开了一个有关义务教育电视电话会,李岚清副总理要下狠心改变这种教育缺经费的现象。
缺人才。目前,我国教师的素质不能说令人堪忧,因为我们拥有一大批非常忠诚、非常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他们的默默奉献,不会有中国教育的今天。但是,因为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因此,我们有很多教师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基本训练,不懂教育规律,素质还很低。
     缺公平。我们的教育缺公平,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是非常关心中中国教育的大问题。我跟他们开玩笑说,你们到优质学校读书就不公平,还有多少孩子在不知比你们差多少倍的学校读书,还有多少孩子没有书读,你说这公平吗?我们一所好学校和一所差学校在教育经费、教师待遇、教育设施方面相差可是十万八千里。
    缺教育观念。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我认为不一定。你知识再多,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如果你是一个两脚书橱,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命运。但是,观念可以改变命运。知识的创造性转换,知识的系统化,知识的理性化,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的命运,改变民族的命运,甚至改变人类的命运。
    缺服务意识。我们每一个人,在你们所受的高等教育、师范教育中,没有听过教育服务这个概念。教育服务是最近提出的,最近一两年才开始引起大家的重视。在西方人眼里,教育是一种服务。我们很多民办学校的确提出:“学生和家长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要做好服务,就是让上帝满意。且不论这样的口号科学不科学,严密不严密。但是不可否认,它已经构成了对于公办教育的一种挑战。
    目前,我们的教育从上到下,太缺乏服务的意识,服务的观点。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的时候,教书的时候,你想过你是在服务吗?你想过让你教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满意,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我们的很多课堂,不是你为在学生服务,而是学生在为你服务,而是学生在为配合你的表演而服务。特别是我们的很多公开课,就是典型的全体学生为老师服务的过程,全体学生为老师的表演而服务的过程。不仅如此,学生成绩优秀,也是服务老师,是为了证明你老师的能力。当然,这也难怪我们缺乏服务意识,因为服务意识来自对市场的挑战,资源配置的挑战。在优质资源的紧缺时代,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服务意识的。服务意识是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时才会产生的。现在的营业员谁敢没有服务意识?没有服务意识,商店就得关门。但你想。二十年以前,商场的营业员有服务意识吗?根本没有服务意识。谁主动用这样的意识来规范自己,要求自己,就能把握教育市场的先机,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这样一种服务意识,要从每一个老师到他的课堂,每一个校长到他的教师,每一个教育行政部门到他们的学校,彼此都要强化教育服务,这个强化的历程,才能真正感受到温暖,才能真正地让我们的教育受欢迎。我们口口声声声称,我们是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实际上,我们没有做到。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观念,没有这样的意识。有了这样的观念,这样的意识,你就要真心真意地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实际上,服务意识和爱是从两个侧面来规范教育形象。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教育良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毫无疑问。服务就不同。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要的就是服务意识,这种爱的精神,在我们的整个教育过程,还是太少。我们缺的是服务意识,缺的是从服务走向爱。
    缺人文关怀。现代很多人在讲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人文,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这是比较通俗的理解,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解。中国教育太缺少人文精神了,上个世纪的一百年,人类科学发明,创造成就是空前的。卫星的上天,登上月球,基因的重组,水稻的基因解决了,克隆人可能也很快就会横空出世。科学差不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但是与此同时,在这个时期,人类的人文精神又如何呢?数千年数万年形成的森林差不多被砍光了。所有的河流,二三十年前还是清的,但现在干的干,既是有水的差不多已找不到一片净水。空气也不干净了,臭氧层的被破坏、黑洞,对自然的破坏,在二十世纪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更令人发指的是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死伤的人数,超过历史上很多战争的总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实际上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对人类的摧残,世上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妻离子散。战争的硝烟,还在四处燃起,巴以冲突还在不断地升级。从文艺复兴时的人文精神,到今天,不是发展了,而是断裂落伍了,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越来越注重人才的政治、经济价值,而忽视了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大家越来越多地把人作为一个工具,而不是把人当作人。本世纪初,我们听到了一点民主教育的声音,听到一点人文主义教育的声音,听到了永恒主义的声音,听到了要素主义的声音,这都是教育哲学的几个重要流派,这些所有的流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育要重视人文,把人类永恒的东西,人类的经典,人类的不懈追求,传递下去。什么是教育,某种意义,就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让一代比一代的人更有教养,更加文明。但是,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科学教育,科学主义的观点,结构主义的理论,高效率的理论,成为教育的主导潮流。各种各样的主义的抬头,都是在打着科学精神和科学主义的旗号,打着为了民族的生存,为了经济繁荣的旗号。大家恰恰忘了人文跟科学是人的两翼,缺一不可。一旦失衡,社会就会失衡,人类就会失衡。二十世纪就是我们教育失衡的世纪,我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我觉得是这样。在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老师真正用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是不是让孩子沉住气去读一部经典,去滋润他的心田?没有,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纪是远离经典的世纪,《巴黎圣母院》有多少中学生看过?没有,因此,他很难区别美丑,很难把握善恶;《安徒生童话》有多少人读过?没有,因此他不知道什么是同情,什么是善良。孔老夫子有多少人读过?没有,因此,他不知道中国文化的根。甚至于我们有多少教师认认真真去读过孔子,读过苏霍姆林斯基,读过陶行知,没有这样的文化的滋润,你很难把人文传递下去。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人类文明断裂的现象。所以说我们缺少人文的情怀。我们每一个老师在课堂里不仅仅是把一个知识,一个概念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把一种文化,把一种文明,把一种理念传授给孩子。另外,经典能承受人类文明之重,让文明能延续,让文明能发展。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包括一草一木。怎样把人类文明、文化厚度传给我们的孩子,这个问题还没有摆到应有的高度,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有责任。
    我们现在的孩子是远离才艺的时代。我们说现代教育远不如古代科举。古代科举制度虽然摧残人才,它也是古代应试教育,但古代的秀才,古代的文人,诗书琴画,样样都行。我们现在的孩子都不行了。幼儿园的孩子还学学画画,学学弹琴,但那是冲着成名成家,是我们的家长冲着找回自己失去的童年,把自己不会的东西,让孩子学学。再看到孩子的发展与自己的希望无望,到小学四年级开始,大部分家长都让孩子停掉了。能保持30%的,都不错了。到了中学,差不多是斩尽杀绝了。我们学校有多少人在练琴,多少人在学艺?
    缺特色。我们现在是打着全面发展的旗号,干着全面不发展的勾当。我说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每一个学校,要有影响,必须有特色;一个地区的教育,也只有特色鲜明,才能真正有立足之地。历史不承认苦劳,历史只承认功劳,只承认特色,只承认“与众不同,白里透红”,只承认“万绿丛中一点红”,只承认一点红,当然,对于万绿,不能说不重要,但她很容易忽视,很难被发现,很难载入史册。好学生你以为是你教出来的啊?他在小学、在初中,在幼儿园、在家庭,受到各种影响,到哪里,他都会学习。我说有些校长,你不要得意,你要得意,我把你调到最差的学校去当校长,你还能办出同样的水平,算你本事。有如此的英才到你这里来,你当然要快乐,但你不要忘形,对不对?你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特色。“合格加特色。”一定要鼓励教师与众不同,一定要鼓励孩子与众不同,
    缺理想。作为整个中国的家长,我觉得我们缺少了一点诗人的气质,缺少了一点理想的追求,缺少了一点青春的活力,缺少了一点创造的冲动,而这一切都是与理想有关。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来到这个人世,我们从事教育这个职业,教育这个职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理想的事业。作为一个教师,他应该有一个追求。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和一个没有追求的教师,生活的方式是相差非常之大的。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会把教师作为一个事业。把教师作为职业,是有标准的,有规范的,我们有师德规范,规范只能是规定,不能有奇迹。只是规定你不能做什么,最多规定你应该做什么,职业是谋生的手段,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事业是没有止境的。每天都记录下你的所想,所思,所做,所为,每天给我写500字的教育反思日记,十年以后,所以只要你胸怀理想,只要你追求卓越,我相信你就能成功,中国的教育就有希望,我也相信总会有那么一批追求理想的年轻人,追求理想的教师,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去走向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