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教育切莫忽视学生的文化素质

(2009-08-13 14:45:50)
标签:

职业教育

文化素质

教育

分类: 报刊发文

    职业学校把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是十分必要的,职业学校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这是促进受教育者终身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教给学生服务社会和自我谋生能力和手段的教育,因此,职业学校把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职业教育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因此,职业学校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这是促进受教育者终身自我发展的需要。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职能普遍没有得 到应有的重视。
    前不久,某省教育社一位记者到一著名的海滨城市采访,当他与三个明星企业的负责人谈及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看法时,三位企业负责人几乎是众口一词:我们企业今后招工,宁肯要高考落榜生中的素质较好者,也不愿要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无独有偶,笔者在与当地一位知名企业家坐谈时,他告诉笔者,自88年到 90年间,他的企业共招收高考落榜生109名,80%的现已成为企业管理、技术和销售的骨干。去年他从一所当地办得较好的职业学校毕业生中录用了23人,现已辞退10余人,据他说剩下的这些人的素质也很一般。为什么这些企业宁肯要高考落榜生也不愿要职业学校毕业生呢?企业家们认为:文化素质强的人,学什么、干什么都能行,而现在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初中文化基础没打好,到了职业学校又偏重技术课,认为学到一技之长,就能找到饭碗,放松了对文化素质的要求。然而,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职业技能培养则相对容易,有些技术二三个月就能掌握得很熟练。职业学校毕业生文化素质差是不受社会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世纪之交来谈论职业教育,必须要有前瞻性和跨世纪的思考,不能不充分注意到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现实,不能不从知识经济将对社会发展及对教育发生影响这个层面上认识问题。现在职业教育的对象,他们走入社会的时候,面对的将不再是工业经济中的发电机、铁路、汽车生产流水线,更多的还是半导体、芯片、光盘和计算机。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要彻底更新教育观念,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而不是单纯追求技艺之学,偏重技艺,属于低一层次的训练,真正第一流的智慧是创造。
    前不久,《文汇报》刊登了杨振宁教授写的《我和父亲》一文,文中谈到,杨振宁初中时候特别喜欢物理,并且成绩非常出色,但在这时,他的父亲让他暂时不学物理,给他请了一位国文教师,专门教他读《论语》和《孟子》等古籍。杨振宁教授认为,他青少年时期精读《论语》等古籍,使他受用终生,对他取得研究成果极有帮助。在当代西方,第一流的科学家和第一流的哲学家进行直接交谈,这也得益于深厚的人文底蕴。波普尔如此,海森伯也如此。道理是很明晰的。技艺之学,一时一地;人文底蕴,长期涵养。学好文化课是为了根植人文底蕴,并以此涵养人的素质。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拚什么?拚学历,拚专业,拚智商,拚到后来发现,大家都差不多。最后拚什么?只剩下拚素质,只能够从拚素质中一见高低,互显长短。人的真正价值,在其素质的高低。
    我们面临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文化素质对个人的成功与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职业学校学生达到或接近同等学历水平的文化素质,着眼当前,为学好专业或接受高一级教育打下良好基础,考虑未来,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社会进步和工作岗位变动储备发展潜能。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女子群体的出现,家长越来越非常重视子女的文化素质,期望子女受到更高质量和更高层次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会刺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及家长的升学愿望。因此,职业教育要切实改变“偏”重技艺,忽视文化课的倾向,要在扎扎实实打好文化基础的同时,加强通用技能的培训,把学生培养成能文能武的、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