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伴侣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好听的名字掩盖了它空洞的营养。给牛奶找伴侣远远没有此般肤浅。很多亚洲胃会面临难堪的乳糖不耐症,本身就难以消化的牛奶,再去觅个伴儿,不折腾人么。
早餐的时候比较肆无忌惮,单一杯牛奶一块干粮难以满足海阔天空的胃口。漂泊在外多年,带回了一些不成文的理念,如不按部就班地执行,胃会吵上一整天。好比牛奶加谷物这事儿。这里的谷物指的是早餐谷物,在国外简称为cereal。取一口大点的碗,倒上满满的大地能量,浇入雪白的全脂冰牛奶,无需搅拌即可大口享用。倘若浸久一点,奶腥味逐渐融化在了粮食的香气里,也瞬间唤醒出了咀嚼的乐趣。一碗下肚,竟还残留些一醉方休,不醉不归的冲动。
未经加工的谷物似乎难以和人类的餐桌扯上关系,可经过妙手加工后,它直接穿越到了几十亿人的胃里。优质的谷物添加剂少,富含大量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当然,如果味道不好也是白搭。谷物也有伴侣,通常是一些绝对“正能量”的果仁和葡萄干,把香蕉碾成泥加入到牛奶谷物中,也能创造味蕾绝妙的碰撞。
说说谷物的分类。普通VS全麦,含糖VS无糖,也有针对特殊人群的低脂和无麸质谷物…….基本款谷物是朴实简单的,由大米、小麦和玉米等食材加工制成:如原味玉米片(Corn
Flakes)、香甜玉米片(Frosties)、可可米(Coco Pops)、可可球(Coco Balls)、卜卜米(Rice
Krispies)、香脆麦圈(Cheerios)等等,稍微改变成品形态及口味即可创造新一款的牛奶伴侣。在传统百年谷物品牌推陈出新的同时,也应运而生一些小众品牌,发挥着舌尖上的奇思妙想。很多会在起源于瑞士的什锦谷物上下功夫(即Müesli,由燕麦片、小麦、黑麦等多种谷物、坚果和果干组成),为了调和口感还可加入脱脂奶粉、蜂蜜或浓缩果汁等。
国内超商通常贩卖“镶金”的进口谷物,需求相对较小的谷物市场,连个玉米片也变得弥足珍贵。百元以上的谷物不占少数,但也让它们在货架上沉睡千年。尤其支持国产谷物,新鲜本地产,保留西式传统原料的同时又添加活力的亚洲元素(如黑芝麻或红豆),打开包装的刹那就已用天然的香味俘虏食客。
一直怀念一款叫Grape
Nuts的谷物,美国产,但却是在英国某超市的货架底端淘到的,它没有花哨的图案,陈旧的有些黯淡。曾几何时,它是二战时期美军的口粮;也是20世纪畅销一时的健康明星。可Grape
Nuts里头即没有Grape,也没有Nuts,实际上仅由小麦和大麦加盐制成。关于其名字的来历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源自于在烘焙谷物的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Grape
sugar),以及成品的果仁香味;另一说法更易懂一些,仅因为其形似葡萄籽,由此得名。谷物呈小颗粒状,加牛奶冷食,久泡不软,牙口不好需谨慎尝试;入微波炉加热数分钟,待坚硬的外壳渐渐变软,那时候享用是最暖心幸福的。遗憾的是无论历经过多少光辉岁月,在如今添加剂被过度包装和神话的年代,已难寻伯乐去感悟这一味传统的天然味道了。
2014.3.16 老饭
http://s2/mw690/001DZb5pty6HmpIxByF91&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