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田野笔记——10月9日

(2018-10-10 08:32:41)
标签:

育儿

体育

文化

分类: 幼儿田野笔记
10月9日,长假后的第一天,来到第二幼儿园,和黄园长研究跟班上课的事情,艾主任随后也过来,大家聊起了这几天的园里一节好课的问题。艾主任说,她们总感觉老师的口令与队列的调动不够规范,大家随意性比较大,这可能是受到本专业的影响,没有系统的进行过这个方面的研究与培训,于是大家商量利用周五中午的时间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随后谈起了幼儿的教育方法,让我很受启迪。
1、高结构区适合大班幼儿的使用,低结构适合小班儿童使用。
2、小班幼儿的器材投放品种要单一,数量要足;中班器材投放要兼顾数量与种类;大班器材投放可有意减少数量,让幼儿会学替代。
3、幼儿课程单元设置除了紧紧依照《幼儿学习指南》外,具体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是幼儿当前的发展的品质需要?还是围绕项目功能?还是量化指标?
到晚上的时候,又和赵老师谈起了她的教案设计,她打算在10号上一节《花样玩绳》把教案传给我,同时说了她的构思,这个活动逻辑还是十分明确的,利用跳绳组织各种游戏,游戏中既有技能的传授,也有团队合作培养,还有主动探究的过程,兼顾了情感态度目标形成。但是目标设定过于泛泛,无法进行测量。

体育教案-----教师:赵亮亮
活动名称:《花样玩绳》                    时间;25-30分钟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跳绳体育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2、初步学习跳绳方法,尝试手脚协调有节奏的进行跳绳游戏。
3、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教学目标泛泛,不够科学精准)
活动重点:初步巩固跳绳方法,尝试手脚协调有节奏的进行跳绳游戏。
活动难点: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腰麦、音乐、梅花桩(用词不够准确2个,幼儿每人一根绳。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4-5分钟)
1、、整理队伍:(1-2分钟)
师:立正-----幼:12
师:小手向前看~幼:齐
师:手放~幼:下
师:1/2报数    幼儿:1/2/12
师:报1的小朋友向前两步~走
2、引导幼儿听音乐做律动,活动身体各个部位。《爱啦啦》2-3分钟
师:热身运动准备开始!(放音乐《爱啦啦》)
二、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自由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10-15分钟)(探究过程)
1、通过展示前期经验,调动孩子跳绳积极性(2-3分钟)
@师:小朋友们这堂课我们会玩什么?
幼:跳绳
师:谁可以上来示范一下?(模仿学习)
幼:示范1人双脚跳
师:还有么?
幼:交替跳
师:你跳的真好,谁还有其他的方法么?
幼:单脚跳……
师:小朋友跳的动作非常标准,用手婉绕绳,屈膝,用前脚掌着地跳。我们来试一下!(此处应该有教师的准确示范)
师:我们2个人都怎么跳绳?谁俩来展示一下
幼:双人跳绳……

2.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自由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
师: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还可以怎么来玩绳子,小朋友们你们商量一下,一个人两个人或是多个人还可以怎么玩?小朋友们商量一下,给大家这时间尝试,看哪些小朋友花样玩得又多又好!小朋友开始思考尝试(让孩子自由尝试绳子玩法(3-4分钟)(探究学习)
(让幼儿自己找一个空地探索不同的玩法,教师教育幼儿注意安全.教师:注意观察,对发展新的玩法的幼儿给与肯定,可以起名或是以幼儿的名字命名的新玩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活动中的评价:小朋友的玩法真多,都想出了这么多的玩法。
3、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绳子的玩法,老师与其他幼儿及时对展示的玩法做出评价,鼓励大家互相学习。(8-10分钟)
@师:谁来说一说一个人绳子可以怎么来玩?(启发)
幼:踩绳跳/走小路/
师:小朋友谢谢,让我们来试一试(可以吹哨开始,再吹哨结束)
幼:尝试
师:谁来有其他的玩法?(问3-4人)
幼:……
@师:小朋友们2个人可以怎么玩?
幼:双人跳
师:谁能想出其他的方法
双人跳/拔河
@师:3个人或是多人有哪些不同的玩绳方法?哪个小朋友大胆来说一说,并请到前面来做示范,带领大家一起玩。
幼:三人跳绳/钻山洞
小结:小朋友刚刚探索了这么多绳子的玩法。你们可真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呀,掌声送给我们自己。(思维拓展,创新思维形成)
三、游戏活动:(8-10分钟)
老师也想到一个好玩的游戏:1.两对进行挑战,8个人一组,现在开始分组,
2.两个人面对面站好
3.听玩法
首先两个小朋友面对面拉直绳子两段一起跑,绕过圆锥柱,跑回来,现在起点站处拉直绳子蹲下后面的小朋友一个一个跳过绳子,两个拉绳的小朋友举起绳子篼过小朋友头顶给下一组小朋友出发,直到所有人都结束,看哪组小朋友能按老师要求完成任务,获胜!(是否可以直接操作示范,让学生形成操作定向)

高结构材料的使用过程正是由教师发起,以教师计划为导向,蕴涵着教师预先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系统性较强。该材料操作性强并注重操作结果是否正确,目标指向性强,幼儿在操作时思路清晰、明确,但幼儿的操作时长偏短,重复使用率也偏低,更换周期短,随幼儿的主题活动的推进进行更换。同时,此类活动材料在幼儿活动时多数具有自我纠错功能,在活动过程中,或者活动结束时即可自主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利用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各类技能与经验越来越丰富,在游戏中表现出行为发展也有所不同。与高结构材料相对应的是中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使用,其过程是由幼儿自主发起的,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导向,通常需要幼儿具备多种技能和知识,虽然系统性不强但可以充满创造性,发散幼儿的思维。在操作之中幼儿不断建构新经验,提升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并将已建构好的新经验运用于下一个操作活动。低结构材料的使用更注重幼儿的探索过程,对于结果并不存在明确的正确与错误的验证,具备反复使用的条件,更新周期可以随幼儿的能力发展做小幅调整,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进行新的探索,能力较弱的幼儿也可以较为适宜的发展空间,进而可以更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的实践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