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的《秋水》、欧阳修的《秋声赋》、刘禹锡的《秋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上古诗文的“名秋”都入选过中学教材,课堂上都讲解过。小说的“秋”,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写到第三部《秋》,那个高家已四分五裂了。散文的“秋”,我当首推郁达夫《故都的秋》,什么都好,好到不敢说好,生怕捧在手里,一不小心,摔在地上就碎了。诗歌的“秋”,印象深的是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那时,喜欢上现代诗,“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我学了很多这样的诗句。电影《秋之百华》,“秋”是瞿秋白,“华”是杨之华。他们结合时,瞿秋白亲手刻制了一枚印章——“秋之白华”。崇高的革命理想,坚贞的诗意爱情,我把电影当艺术片看。说起音乐,我改作文,是高考的那种作文,改得心烦,于是就边改边听音乐,最好是听轻音乐,其中就有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抒情钢琴曲《秋日的私语》。秋的画,夺目的黄色,那就是梵高的《麦田》和《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