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泓评点刘南陔《码头脚夫》等篇

(2022-10-30 10:22:27)

潘泓评点刘南陔《码头脚夫》等篇

 (2013-07-29 09:28:24)[编辑][删除]
          潘泓评点刘南陔《码头脚夫》等篇

                 码头脚夫

      上货下船都用背,南风吹了北风吹。

       花天酒地寻欢者,谁见江边人一堆?

                清平乐·村妇腰鼓

      禾场如沸,鼓点声声脆。紫袄婆姨花带妹,拉起秧歌乐队。  小康进驻农家,引来喜鹊吱喳。免赋扶贫禁码,村头风景无涯。

             清平乐·农家端阳

      香蒿如倩,莓子方红艳。芡实芦芽才上宴,笑语欢声满院。  插秧刚出田坡,这边又唤锄禾。翁婿偷闲畅饮,还哼南曲新歌。

 

    点评:刘南陔先生是湖北文坛久负盛名的大家,先生执教、为文,皆有斐然之绩。就刘先生的诗作来看,他往往把着眼点放在平民身上,用浅显的文字表达深沉的人文关怀,写出了许多质朴但能引人共鸣的华章。泥土气息,文人情怀,这是我捧读他的诗词作品的一点体会。《码头脚夫》起笔写脚夫劳动的艰辛状况,第二句用天气烘托脚夫劳动的恶劣环境,后二句在前面充分铺垫的基础上,笔锋一转,用有力的问句收结。我读到这首七绝,眼前出现两个场景,一个是脚夫劳动的场景,一个是诗人对着这个画面,满怀怆楚发而为诗的场景。由此我想到了前人的《蚕妇》《锄禾》。《码头脚夫》和这两首诗一样,关注的都是劳动者,都倾注了作者的深情,也都代劳动者发出了强有力的呐喊。

      文字质朴平易,诗词章法运用娴熟。起承二句,环境交代得清楚,特别是第二句,我的理解,南风、北风,既是写气象,又是写节令。南风吹北风吹,既写出了劳动者在风雨中劳作,更点明了劳动者是一年四季都是如此。而作品的后二句,也用了《蚕妇》《锄禾》转结的手法。出于声色犬马、花天酒地的人,当然看不到江边的这“一堆人”。作品这这里发议、设问,自然而然,力从中来。

      以文人情怀为意,以平民口吻为文,炽热情见焉,赤子心见焉。

      如果说《码头脚夫》是为劳动者呐喊的话,两首清平乐《村妇腰鼓》和《农家端阳》则是为生活歌唱。

      这两首作品,有大场景如“禾场如沸,鼓点声声脆”,“插秧刚出田坡,这边又唤锄禾”;有细场景如“紫袄婆姨花带妹,拉起秧歌乐队”;“翁婿偷闲畅饮,还哼南曲新歌”;有实写如两阕的上片,有虚写如“免赋扶贫禁码,村头风景无涯”,大、小、虚、实皆具,声、色、味(泥土味)皆具,境、情、事皆具,这诸多元素意象,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两幅新农村的生动画面。而描写这两幅新农村新生活生动画面动力,则是出自作者的欣然心情。

     诗,可以歌,可以怨,无论是歌还是怨,有情则真。

     诗,可以文,可以质,无论是文还是质,有情则美。

     诗,可以老干,可以高知,无论老干还是高知,有情则美善。

     刘先生的诗观,体现在先生的作品中。刘先生的情怀,蕴涵在先生的作品中。其诗作既是先生心路的写照,也是后学的蓝本。

      

    (作者为《中华诗词》杂志社责任编辑,本文发表在《东坡赤壁诗词》2013年第4期)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