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心灵空间更加丰富多彩
(2008-08-27 09:54:59)
标签:
儿童艺术工作室艺术教育育儿 |
分类: 交流体验 |
跳跃不定的笔触,无法无天的色彩,稚拙淳朴的线条,奇特无比的构图,天马行空的想象……,面对这些感情真挚的儿童画,快乐的情感扑面而来,它会让你置身于一个个奇异的空间,把你带进一个个幻想与现实混淆的世界。在你惊叹之余,世上的一切烦恼和不愉快好像也都在这一瞬间跑到了九霄云外。这就是儿童画的无穷魅力!
这就是我在儿童画教学中的难忘体验。由于一群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外儿童的非常表现,给予我强烈感受,所以记录了下来。
一、三点不同
1.对儿童画含义认识的不同
在没正式接触过儿童画之前,我一直认为儿童画就是学龄前儿童画的画,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的认识有些片面了。可以这样说,儿童画首先是孩子源自内心的绘画并带有儿童的心理特征。其次,涂鸦、想象画、命题创作画、写生画等,只要是儿童自己的创意,并表现出儿童自己独特趣味性,这一类绘画形式都应算是儿童画。另外,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或者甚至是十几岁的大孩子,只要在画法表现上符合儿童画的形式,那么创作的也应该算是儿童画。如何从年龄去准确定义儿童画,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儿童画相对于成人画的不同
儿童画虽说是儿童信手涂鸦,却隐藏着人类早期原始绘画的影子!它与人类祖先的绘画活动有共通的地方。在人之初的成长过程中,对儿童来说,绘画活动时的手脑并用,锻炼了他们思维意识的延展,对认识自然、感受世界和表达自我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可以看出,儿童绘画的最初动因来自天性,每个人来到世上都会逐渐地认识并熟悉周围的环境,并且由观察、触摸,到表达,慢慢地建立对客观物象的认知。一方面,孩子们借助绘画这一活动实现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和交流的愿望,另一方面,他们幼小的心灵也渴望被外部世界关注和认同。所以,一些孤独的孩子选择画画作为自己的游戏方式,他们通过描摹物体来倾诉内心世界,也是向外界敞开和交流的方式之一。因此可以说,孩子绘画的兴趣来自于自我发现、自我流露和自我肯定,甚至自娱自乐。例如,我教过的一个外国小孩,虽然只有三岁半,但是在她的涂鸦画中却透出一种天真的自我语言。她告诉我说她画的是小汽车、小狗,她把自己看过的、听过的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这样的儿童画,在成人的眼里仅仅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毫无规则的线条而已。但是小作者却可以根据它,头头是道地将自己虚构出的故事讲给老师听。
3 两种类型家长对子女学画的关注不同
在中国,家长一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结。根据对待子女态度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大众式家长和精英式家长。大众式家长对子女有较高的期待,因此预先就给孩子安排了一切他们想当然的(也可能是不切合实际)的成长计划。我曾遇到这样类型的家长,他们不是站在欣赏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画,而是将自己的审美模式强加给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来学画就是要画得准和画得像。每一阶段绘画课结束后,孩子能画出多少件像样的作品,就是这一类大众式家长看重的是结果。由此看来,他们在乎孩子在学习中对一些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反映和亲情互动,更忽视了孩子在绘画中得到的心灵体验和欢乐。
二、两点发现
1.形式多样,在快乐游戏中完成绘画
在接触过这两类文化和家庭背景不同的孩子后,我发现让孩子画得开心是最重要的。快乐的情绪不但能感染人,而且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想法。方法如下:(1)一边记儿歌一边画画。这特别适合3-4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很活跃反复几遍就记得了,其他的孩子还会相互提醒,画画完了儿歌也记牢了;(2)绘画跳舞交替进行。性格活泼的孩子画一会儿就会喊累,我就建议所有的孩子都停下来一起跳跳舞,拍拍手,然后继续画,而且比赛似的看谁表现出色,谁就会得到美丽的贴画作为奖励,孩子的好胜心会促使他们不甘落后;(3)讲故事看图片。课堂前半部分,老师会先讲个关于绘画主题的故事或者安排他们看一些图片,然后让小朋友们尽情想象去绘画,添加一些他们自己的故事。课堂后半部分,由表现出色的孩子给大家讲述他的情景绘画。
2.家长参与,在快乐教学中参与进来
和家长们一起图画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在一次绘画课快结束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妈妈和看护阿姨们都来接她们了。我就把他们都请进来,帮助孩子完成还没图好颜色的画。由于班上大部分的孩子是外籍,于是有的外籍爸爸就用英语和孩子交流,或者陪孩子一起涂颜色,或者在一旁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最后把所有的作业收集评讲,我说出每个孩子的绘画优点,并建议其他的小朋友给她掌声鼓励,就连家长们也像孩子似的开心地鼓掌加油。这种亲情互动,不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也让孩子们更亲近父母,可谓是相得益彰。
三、一点惊叹
作为老师,我相信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他们在潜意识近于涂鸦的作品中,体现了人类艺术应有的天趣。所以,我希望孩子们能保持和发展绘画的兴趣,能继续从线条和色彩中体验快乐,能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情感,能在绘画体验中开启心智,拓展成为对其他学科的探究能力。总之,儿童画只是一个对美进行体验的过程,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希望他们的心灵空间总是丰富多彩,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