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这在中国白酒行业体现得淋漓尽致。
建国后最初流行的是清香系列,河北、山西是重头,如汾酒、老白干,后来是浓香系列,如五粮液、泸州老窖,现在又转向到了酱香,如茅台、习酒。
当今除了酱香,什么酒都不行。
风向变了。
口感为王,普遍茅台化了。
前两年景芝推出了一款一品芝麻香,是想重新定义鲁酒:鲁酒=芝麻香。
只是没料到遭遇了沙尘暴,稳定而祥和的山东酒水市场被贵州的酱香酒给冲击的一塌糊涂。
当年那么火那么贵的一品景芝,不再是硬通货了。记得那年潍坊朋友过来玩给我带了两瓶,我一看小票两千多块钱,感觉这么贵一直都没舍得喝。
当年这就是真正的好酒,现在不行了。
因为,白酒市场已经转型到酱香酒了。
领导才是白酒消费的风向标,如今他们普遍喝酱香了,喝不起茅台还喝不起贵州大曲嘛?!
现在席卷山东白酒市场的是各类品牌的酱香酒,有大品牌,有小品牌,有杂牌,都声称盲品跟茅台没区别。
依目前情势,鲁酒里,只要没踏上酱香这趟列车的,都会逐步陨落。
之前,山东人喜欢喝低度酒。
山东人从喝低度酒到喝度数普遍较高的酱香酒,就那么三两年的时间。
我作为酒场达人,都觉得很意外。
不是茅台打开的,是茅台贴牌以及茅台镇系列。
那,低度酒好喝吗?
若是喝惯了高度酒,突然换低度,仿佛是喝白开水,但是习惯了,也很有味道。
山东人为什么青睐低度酒?
与喝酒的方式有关。
山东人好客,喜欢大口喝酒。若问在酒桌上山东人最在意的是什么,想必拼酒量是排第一的。
山东人在意的是量,但是同样是一斤酒,53度与31度,身体的反应差多了。
在多元化商业时代,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同行,也许是跨界,就像打败康师傅的不是今麦郎,而是饿了么等外卖,未来?
打败酱香的也一定不是更好的酱香,而是其他烈酒。
尤其是与世界接轨的。
前几天刚被科普了,说本地达官贵人已经不喝“烂酱香”了,现在要么是茅台,要么是威士忌或白兰地,前提是必须是正规厂家出的。
看一个数据就行,白兰地呈指数级增长,特别是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省市。
红酒,也是如此。
前几天请客吃饭,我抱了一箱红酒。
我说了一句,这酒虽然是法国的,但是是张裕的酒庄。
领导说,那我喝点。
若是杂牌的进口酒,他肯定不喝。
风向
风水轮流转,这在中国白酒行业体现得淋漓尽致。
建国后最初流行的是清香系列,河北、山西是重头,如汾酒、老白干,后来是浓香系列,如五粮液、泸州老窖,现在又转向到了酱香,如茅台、习酒。
当今除了酱香,什么酒都不行。
风向变了。
口感为王,普遍茅台化了。
前两年景芝推出了一款一品芝麻香,是想重新定义鲁酒:鲁酒=芝麻香。
只是没料到遭遇了沙尘暴,稳定而祥和的山东酒水市场被贵州的酱香酒给冲击的一塌糊涂。
当年那么火那么贵的一品景芝,不再是硬通货了。记得那年潍坊朋友过来玩给我带了两瓶,我一看小票两千多块钱,感觉这么贵一直都没舍得喝。
当年这就是真正的好酒,现在不行了。
因为,白酒市场已经转型到酱香酒了。
领导才是白酒消费的风向标,如今他们普遍喝酱香了,喝不起茅台还喝不起贵州大曲嘛?!
现在席卷山东白酒市场的是各类品牌的酱香酒,有大品牌,有小品牌,有杂牌,都声称盲品跟茅台没区别。
依目前情势,鲁酒里,只要没踏上酱香这趟列车的,都会逐步陨落。
之前,山东人喜欢喝低度酒。
山东人从喝低度酒到喝度数普遍较高的酱香酒,就那么三两年的时间。
我作为酒场达人,都觉得很意外。
不是茅台打开的,是茅台贴牌以及茅台镇系列。
那,低度酒好喝吗?
若是喝惯了高度酒,突然换低度,仿佛是喝白开水,但是习惯了,也很有味道。
山东人为什么青睐低度酒?
与喝酒的方式有关。
山东人好客,喜欢大口喝酒。若问在酒桌上山东人最在意的是什么,想必拼酒量是排第一的。
山东人在意的是量,但是同样是一斤酒,53度与31度,身体的反应差多了。
在多元化商业时代,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同行,也许是跨界,就像打败康师傅的不是今麦郎,而是饿了么等外卖,未来?
打败酱香的也一定不是更好的酱香,而是其他烈酒。
尤其是与世界接轨的。
前几天刚被科普了,说本地达官贵人已经不喝“烂酱香”了,现在要么是茅台,要么是威士忌或白兰地,前提是必须是正规厂家出的。
看一个数据就行,白兰地呈指数级增长,特别是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省市。
红酒,也是如此。
前几天请客吃饭,我抱了一箱红酒。
我说了一句,这酒虽然是法国的,但是是张裕的酒庄。
领导说,那我喝点。
若是杂牌的进口酒,他肯定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