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凝望深渊深渊也正在凝望你

2023-09-04 09:52:29

巴菲特,是我忘年交的网名我们是在玩户外时认识的。

那时我刚毕业不久,有一次去天界山,我和巴菲特,一见如故。

成了挚友。

巴菲特是本地一家银行的行长,虽然只是个小科级,这么说吧,地比较豪华的酒店,他的签字都好使,我跟他交往的那几年,吃的几乎全是大餐,一顿一两千是常态。

那曾经是特殊群体的黄金时代。

正科就配专车+专职司机+签单资格。

他也是一个老股民,有自己的炒股小团队,有主任医师,有国企高管,有私企老板,有中学校长……

就如同吸烟群体劝别人,反复提醒我,小,千万别碰股票,这就是赌博……

但是呢,他谈论的津津有味,从国内形势聊到国际形势,从农业结构聊到海洋经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那时我家有个小企业,收入不错,应该不输他,巴菲特从财务角度给过我两个建议。

第一、收支两条线。

收入用一张卡,不动。

开支用一张卡,每个月提前预算,从收入卡转过来。

第二、把闲余资金有节奏的买入纸黄金这个模式其实就是定投,只是当时还没有“定投”这个概念,以月为单位,直接在收入卡里扣,当时的房价还是非常低的,30万就能买套房,但是他认为房价涨的太高了,不可能继续涨了,一定要按节奏去购置纸黄金,用来抵御通货膨胀的。

他对纸黄金的定义是,真正的全球货币。

两条建议,我都接纳。

但是,都没做到。

穷人乍富,哪有理财意识?

有多少,花多少。

当年,他斩钉截铁的跟我保证,黄金一定越来越贵,也一定能跑赢通货膨胀。

我曾很好奇的问过他,那你自己为什么不这么操作?

他说,相比股票投资而言,黄金太稳了,太慢了。

应该是觉得,不刺激!

后来我在单位当了个小官,就退出了户外圈,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交流也少了,中间有十几年没见面最近一次见到他是疫情结束后,在公园的大门口,人老了一大截,鬓角白了。

缺少了当年的春风得意,他请我吃公园门口的东北铁锅炖。

我问了一句,炒股赚钱吗?

,只要是散户,只要是频繁的盯盘,无论中间赚过多少,最终一定会回到原点。

一句话,瞎折腾。

什么人能赚钱?

说,他的客户能赚钱,被银行工作人员推销买了主动基金,稀里糊涂过了好多年,突然想起来有这么一回事,来一查,翻了N倍。

除此之外,很少有散户赢家。

数了一圈他熟悉的职业炒股人,基本都是这么一个轨迹,赚原点原点。

不断的轮回。

对技术研究的越深,越容易被狙杀,因为有技术就有反技术,终究有人能预判了你的预判。

当然,也有例外,说有个朋友,奥运会那一波高杠杆赚了2000万,辞职了,移民香港了。

我问他,现是否还在炒股?

他说金盆洗手了,现在主要买信托,比较省心,年化收益能到9%

跟我讲,这些年炒股,遇到了一些投资领域的高人高人怎么炒股?

就跟打猎要看天气、地形是一回事。

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大部分时间都是空仓的。

就是因为他窥探到了这些,从而得出了一个结论,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我们的文化属性和阶层就决定了,无论我们以什么战略战术进入战场,都是炮灰……

他说,研究股市的人总觉得自己发现了某种确定性的规律,实际上呢?

不可能。

因为,市场上真正的确定性就是没有规律,哪怕有那么有一丝确定性也会被庞大的算力所捕捉到从而设计成量化交易模型,长线定投看似稳赚不赔,但是很难突破5%的年化收益这个天花板,若是能突破?并且拥有绝对的确定性?那银行就不需要放贷了,直接定投指数基金就是了。

生怕我炒股,再三提醒我,一定要把精力用到事业成长上,千万不要用到炒股上,哪怕是以学习的名义也不要研究,这玩意就跟吸毒一样,你凝望深渊,深渊就凝望你,就如同法制报的记者去云南采访吸毒群体,过了一年,该记者被关进了戒毒所。

巴菲特大哥有句话给我种了心锚。

炒股等于赌博。

之后,这个信念连续两次被加深。

一次是参加学校的心理课程,老师说我属于天生随性之人,自控力差,很容易沉沦,那如何规避沉沦呢?

不沾成瘾物以及不给自己“赌”的机会。

小一点的,不买彩票。

中一点的,不买股票。

大一点的,不去澳门。

一次是爬崂山遇到了大道士,我们自然不自然的就会问道于他。

大道士布的道其实就是俩字,共赢。

例如,你炒股赚了钱,这个钱来自于哪里?

别人的亏损。

你赢了,别人输了。

这不是共赢。

他建议,要去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甚至对人类有推进的事,而不是投机类的生意,炒房、炒股,在他看来都属于投机,不产生具体价值,凭空产生的财富。

不值得提倡。

经过这三连击,我与“炒股”势不两立了。

我若是发现朋友圈哪个炒股?

我就觉得他是个赌徒,应该拉黑……

有些魔怔了吧?

有个球友,87年的。

未婚也没有工作曾经考过几年公务员、教师编,都没考上。

那,靠什么吃饭?

在网上做一些兼职,不算很阳光的业务,论文代写、翻译之类的,他自己也写不了,再转包下去。

城里有房子吗?

没有,租房子。

有女朋友吗?

没有。

家里着急不?

着急。

坚持请我喝羊汤,当我们去喝羊汤聊到股票时,我发现他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了,仿佛吸上了大麻,手舞足蹈,俨然是个专家。

他竟然在自学编程,要搞量化交易。

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炒股的?

大二开始的。

我问,最多赚过多少钱?

他说,6千开始启动的,陆陆续续投入,2015年最高市值到过80万。

我问,后来呢?

他说,现在还有7万多市值。

我问,有网贷吗?

他说,2万多。

我明白了他的状态,他从毕业后,一直都是卧薪尝胆模式,想成为徐翔,十年寒窗无人问,无所谓。

一举成名,天下知。

在谈起他的量化模型,他坚信自己找到了绝对的确定性。

吃完饭,我问了他一句,能放弃股票去找份工作吗?

他说,那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的信仰。他坚信能通过股市实现财富自由和人生价值他还有粉丝群在雪球上有2800多个粉丝。

这?我并不意外。

也不说明什么一个人在一个论坛上成名很简单,只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高频更新,大宝天天见。

第二、写长文,写大家看不懂的,哪怕是抄的,大家就默认为你是专家。

回家路上,我在想,股票对于这哥们而言,就是邪教。

他投入了自己的青春、未来。

最终却,一无所获。

后来,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媳妇听。

媳妇有个不同的判断,我媳妇的意思是,我说的这些,这哥们都知道,也都懂,只是不敢睁眼,不敢醒来,自己付出了十几年心血,耽误了工作,耽误了婚姻,耽误了人生,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个事实对于他而言,太残忍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没有常青树 后一篇:风向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