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
(2023-03-30 19:31:11)冠县鸭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又到了赏梨花的好时节。
应骑友之约,去冠县“中华第一梨园”看梨花。冠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骑友当年在这里指导过扶贫,并因此而腾飞,“扶贫”是他最引以为豪的高光时刻,一谈这个事,眉飞色舞……
冠县,被誉为“中国鸭梨之乡”。
山东东半区最有名的是莱阳梨,西半区最有名的就是冠县鸭梨。不过,现在冠县鸭梨在各平台基本没啥销量,别说冠县鸭梨了,莱阳梨都难以跟砀山梨抗衡。关键是,现在又杀出了一匹黑马:红香酥梨。
红香酥梨这匹黑马,其实就是杂交鸭梨,把库尔勒香梨跟传统鸭梨进行了一次基因组合,既有鸭梨的大,又有香梨的香。大家不炒股可能不知道,库尔勒香梨很牛的,供不应求,香梨股份是一家上市公司。
山东西部的水果,普遍存在一个问题。
品种过老。
冠县本地有两千多年的种梨史,现在的梨树王三百多岁了。去梨树园转一圈,老树很多,可越是老树说明品种越落后,而水果现在拼的是颜值、口感,核心是基因,一代更比一代强。目前中国畅销的水果,其品种多来源于日本,例如秋月梨。
冠县的品种,也在更迭。
但是太慢。
慢的原因是什么?
地方既要又要,既要老树做旅游,又希望出现新品种,这种更迭速度太慢了。
老品种、老树一旦做了旅游开发,就成了诅咒。冠县鸭梨还算好的,最倒霉的是乐陵金丝小枣,树龄动辄两三百年,版本太老了,口感太差了,只剩情怀了,枣农不赚钱,砍了种玉米吧?
镇上不愿意,因为要打造万亩枣林观光概念!
有些迷信了吧
带我们在梨园参观的,是本村的一个93年的小伙。
我问,你结婚了?
他说,哥,我三个孩子,老大上五年级了,小的才两个月。
我问,你多大结的婚?
他说,18。
我问,让结吗?
他说,我们这里都差不多这个年龄。初中毕业了,不结婚让人觉得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一般很少有拖到20岁以上的。
我问,计划生育不管?
他说,不管。
我说,在我的印象里,冠县是出了名的严。
“百日无孩”就发生在冠县。简单一点理解,不管你是几胎,不管你是什么手续,不管你怀孕几个月,只要还没生下来,一律引产。
这是有故事背景的。背景是什么?
前面偷生的太多了。
其实那些年,计划生育全山东最严的是东边,青岛、日照、潍坊、临沂。做律师的都懂,山东有两类官司不参与,一是关于拆和迁,二是计划生育。
莫言小说里写的,那都是轻的。
菏泽、聊城,之前都是计划生育管得松的地方。
什么地方能生下来?
一、经济落后。
二、民风彪悍。
例如聊城莘县、冠县,他们照生无误,因为工作人员干不过老百姓。莘县同学说,他们村有个闯关东回来的大哥,他非婚生了个娃。计划生育的工作小组多彪悍?就弄不了他,他就一句话,谁来我弄死谁,结果真没人去管他了。
这些地方的八零后,几乎没有独生子女,全是三四个。
管不了。
除非?
是公职人员!
到了九一年,冠县前面生的太多了,排名全省倒数第一,被黄牌警告。
县委书记自然急了,于是,他在会议上说了这么一番话:“我已经给上面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一年之内计划生育不能由倒数第一变成正数第一,我情愿接受党纪政纪处理,毫无怨言。我们要痛下决心,用非常之法,下非常之力,干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采取什么措施都要将人口出生率降下来。”
当时的标语口号都很狠:上吊给根绳,喝药给一瓶。
我为什么知道“百日无孩”发生在冠县呢?因为骑友的女儿找了个男友是那边的,骑友老两口坚决不同意,理由是男孩的妈妈干过相关工作,怕报应。
这?
有些迷信了吧?
灵芝小镇
看完了梨花,骑友带我们去店子镇用餐。
冠县店子镇,灵芝小镇,占全国灵芝总产量的60%,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灵芝生产经营集散地。
来了才知道来,到过这里的大人物真不少,省委书记也来过。
之前有民谣,聊城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如今聊城推出“新三宝”:灵芝、桑黄和阿胶,打造“新聊城”的新名片。
灵芝被称为仙草,目前我国保健品90%以上是以灵芝为原料,灵芝行业的发展非常可观,但是目前,行情低迷。
骑友问我,你觉得灵芝产业什么时候会火?
我说,一定要有大的医疗保健品牌与之挂钩,就像三七,有云南白药为其背书。
他又问,怎么能把灵芝市场搞起来?
我说,唯有跨区域产业合作,比如让东阿阿胶推出灵芝阿胶系列,不再是针对女人了,而是针对癌症,没有癌的,防癌,有癌的,治癌。
他再问,那么,灵芝什么时候能真正普及开,走进千家万户?
我说,有两个前提:
第一、正确认识它,只是个蘑菇。
第二、开发蘑菇火锅,找网红带货,回家加水煮上多少时间就可以吃,类似云南的野菌菇火锅,好吃又贵。
咱做大棚版的。
冠县领导看到我这个提议,能打死我。
我们卖的是药,不是菜!
但,我这不是调侃,是认真的。
吃蘑菇还是有好处的,灵芝是蘑菇里面药食同源的赤芝,有非常多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作用的多糖类、三萜类化合物……
一个好人
冠县第一IP不是鸭梨,也不是灵芝,而是武训。
骑友跟我说,冠县对武训非常推崇,把他类比于胡适、陶行知,公园叫武训公园,学校叫武训中学。
我对武训的定义是阿Q版的孔子,或者说用另外四个字:一个好人。
武训看似一生很叛逆,其实,他一生都是顺从的,对封建社会的绝对顺从。
他认为,我们之所以是穷人,不是社会出了问题,而是我们没有文化,我们不能考取举人,不能端到铁饭碗。所以,怎么才能改变穷人的命运?
他要兴办义学,让孩子们拜着至圣先师、念着三纲五常、想着学而优则仕,并且以身示范:只要安心做好顺民、老实跪在地上乞求……
《武训传》为什么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禁片?
因为毛主席写过一段影评: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
毛主席是真正的朋克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
所以,他看武训?
一文不值!
谁喜欢武训?
凡是,需要镇压农民起义的,都喜欢武训,因为武训在基层农民中口碑很好,算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当时武训的表彰材料提交到了慈禧太后手里,慈禧对着山东巡抚说:你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候,还有心思去研究个叫花子?
李鸿章跟慈禧太后说,现在表彰武训,可以收到“剿抚兼施”的效果,对稳定局面有好处。
下一个喜欢武训的人是蒋公,还专门搞了几场纪念武训的活动,为武训题了词:武训先生传赞。
为什么他们喜欢武训?
韩复榘一语道破:鲁西自古多匪患,很难治理,如果都像武训那样不就好办了吗?
反贪官,不反朝廷。
冠县好友跟我讲,这边有计划重点打造武训这个IP,毕竟曾经与孔子齐名。
孔子要是听了这个话,棺材盖摁不住了。
我觉得,若是哪天真的想输出武训,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讲述,那就是拍一部中性的《武训传》。
既不让他代表什么,也不让他成为什么,回归他自己,记录他的一生,让他鲜活立体的如个人,而不是神,不是鬼。
只描述,不判断。
上一版《武训传》没办法,1951年上映的。
时代不允许……
主演是赵丹,临死才敢说句掏心窝的话:“大可不必领导怎么种田、怎么做板凳、怎么裁裤子、怎么炒菜,大可不必领导作家怎么写文章、演员怎么演戏。文艺,是文艺家自己的事,如果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就完蛋了。”